市場持續降溫,房地產行業的洗牌在加速?!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咦⒁獾?,在剛剛過去的一周 (6月13日~19日),北交所企業國有產權項目成交金額3.76億元,房地產業又一次位居成交金額前三位。
早在今年3月,機構就曾發出預警。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及惠譽指出,中國小型地產公司可能出現債務違約情況,導致銀行向大型開發商更為傾斜,加速房地產市場兩極化。
在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看來,市場成交若繼續低迷,那么房地產行業洗牌的動作還會加大。
行業分化特征明顯
記者梳理發現,本月前三周,北交所企業國有產權項目成交金額中,房地產業每周均穩居成交金額前三位。
數據顯示,上周(6月13日~19日),北交所推出多宗投資意向及境外項目。其中,北京某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擬投資京、津、冀及濟南地區房地產業10000萬元以上項目,要求公建類項目建筑規模不低于5萬平方米,住宅類不低于10萬平方米。
此外,房企股權被收購的現象也越來越多。如朗詩綠色地產收購萬業置業34%股權、寧波金翔收購萬業置業33%股權、信達地產22.57億元收購嘉粵集團下屬5公司100%股權等。
黃金灣投資集團董事長申威告訴記者,大型房企對中小房企的整合會越來越多,股權之前的并購也會增加,并購基金應運而生。
6月20日,上海乾鵬置業有限公司在北交所平臺上進行100%股權的轉讓,轉讓資產主要是福都商廈,轉讓底價是88896萬元,價款支付方式為一次性支付。
嚴躍進表示,從買賣的角度看,有賣必有買。在目前市場降溫下能夠收購此類資產的,一般都是資金雄厚的大企業,這也印證了行業分化的特征。
中小房企風險加大
業內觀點認為,從今年上半年大多數資金面暴露出問題的中小企業來看,融資成本與拿地成本偏高成為其企業經營層面較大的問題。
在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看來,浙江興潤、光耀集團等資金鏈危機事件也與融資成本與拿地成本偏高密切相關,此前盲目拿地或盲目多元化擴張使其資金面狀況更加惡化。
他表示,繼興業銀行停貸事件之后,銀行信貸轉向緊縮,銀行等金融機構不會無限制地再給房企更多的“救命錢”,甚至當前金融機構為了控制投資風險已經開始對中小企業“停貸”,這些因素成為浙江興潤置業等企業倒閉破產或面臨資金面斷鏈的導火索。
張宏偉表示,由于難以獲得銀行貸款,一部分中小企業在今年上半年或面臨資金面斷鏈的市場風險。
嚴躍進表示,中小房企市場空間不斷收窄,在傳統信貸市場和資本市場難以獲取融資的時候,那么借股權交易所來緩解資金壓力,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半m然無奈,但至少在目前狀況下,整個企業還能賣個好價錢?!?(王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