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航空”這兩個字,鄭州人馬上會想起東南部“高大上”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而鮮為人知的是,隨著鄭州通用航空試驗區總體規劃獲批,在鄭州西北,一個“親民風”的鄭州通航試驗區正在悄然興起。
未來,一座“航空小城”將在鄭西上街區域興起。這塊規劃面積達120平方公里,涵蓋五大功能區的新城區,將與航空港實驗區一起成為鄭州城市發展的新引擎,并帶動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背景
中國亟須發展
通用航空產業
2008年,汶川發生地震。從地震發生到后期救援,再到災后重建,解決交通問題,一直是頭等大事。而回顧當時整個救援過程,其中需求最急迫、應用最有效、使用最廣泛的交通手段,就是航空運輸——借助通用航空,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調集最多的資源,搶救最多的生命。
因此,“通用航空”,這個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還很遙遠的概念,在資本市場上卻早已耳熟能詳。自2008年汶川發生地震后,通用航空憑借其優異的救援作用開始受到國家重視。
通用航空是指除軍事、警務、海關緝私飛行和公共航空運輸飛行以外的航空活動,包括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礦業、建筑業的作業飛行和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遙感測繪、教育訓練、文化體育、旅游觀光等方面的飛行活動。
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通用航空還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在國外,這早已是一個產業。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通用航空機隊規模超過30萬架,其中美國擁有22.4萬架,而2012年,我國僅擁有通用航空飛機1300架。
近幾年來,通用航空的功能逐漸從救援擴展至各產業航化作業及私人飛機領域,在各路資本的極力追捧下,通用航空事業迎來發展的大好時機。
趨勢
通用航空將是
高新產業“處女地”
除了現實的發展需要之外,在國內多名學者眼中,通用航空是我國產業的最后一塊處女地,也是未來一個很重要的經濟發展引擎。
據美國聯邦航空協會FAA統計,2005年美國通用航空對其經濟貢獻1500億美元,約占其GDP的1%,并帶動就業人數126.5萬,帶來工資收入超過530億美元。而2006年中國通用航空運營業的產值僅為17.9億元人民幣,提供就業崗位僅8000多個,通航產值占GDP比例不到萬分之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通用航空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遠洋表示,通用航空是航空業的重要基礎,作為大眾經濟的通用航空每年給美國帶來的經濟貢獻達到了1500億美元,創造了1%的GDP,創造了126萬個就業崗位?!捌鋵嵈蠹铱梢韵氲?,中國的通用航空是沒有真正啟動的巨大產業。”
“通用航空作為一個新興產業,不僅將拉動政府層面經濟結構的調整,更重要的是,還將帶動相關產業的提升,并促進周邊區域的發展?!弊鳛猷嵵萃ê皆囼瀰^的首個住宅項目,盈盛·龍棲灣相關負責人坦言,正是看到了通用航空產業對區域發展的拉動作用,才選擇在這里布局高端居住項目。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