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雖說鄭州學區房價格一路攀升,但對于普遍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情結的家長們來說,如果多掏些錢就能讓孩子有個更光明未來的話,大部分家長都會選擇“為了孩子也要咬咬牙,買套學區房。”家長們這“咬牙”的背后,深藏著眾多耐人尋味的故事,或許,這正是鄭州學區房價格一路走高的內在原因所在。
房價一路走高
搶占熱度不減
據相關數據顯示,雖然受政策影響,但在樓市整體低迷的大環境下,鄭州學區房憑借其獨特的地段優勢,價格依舊高于周邊的非學區房兩成左右。
位于鄭州北區的文化路,可以說是名校云集,南起紅專路,北至北環橋,小學、中學、大學應有盡有。尤其是河南省實驗中學,家長們都想盡辦法讓孩子就讀于此。
上周日,文化路與儉學街交叉口一家中介公司貼出一張二手房信息:134平方米,三室,均價14950元/平方米,保證就讀省實驗中學和文化路小學。記者了解后得知,這套房子位于公安高專家屬院,最大的賣點就是能上省實驗中學和文化路一小。該中介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屬于優質學校的學區房,這個家屬院房價不僅高出附近的二手住宅將近一倍,而且還高過附近新開的樓盤。
這位工作人員的話記者很快在農業路與文化路附近某樓盤得到了印證,據一位李姓置業顧問介紹,他們項目的業主子女均可以上省實驗中學和文化路一小,項目是去年開的,目前剩余房源不是太多,均價在13000元/平方米。
教育房產雙投資
助推房價漸走高
近年來,隨著外來人口的增加,鄭州市區的教育資源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消除擇校現象,保證教育公平,鄭州市也與國內許多城市一樣,以學區劃分的方式來分配學生就近進入學區內的學校。這就導致家長若想讓子女進入重點中小學就讀,購買學校附近住房成為首選,學區房也就由此產生。
因此,一方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區房是現行教育體制下的一個獨特現象。另一方面,在眾多家長們看來,購買學區房也不失為一種投資行為,因為學區房的升值空間十分巨大,只要重點學校不搬走、繼續存在,就近入學的政策不調整,等到孩子畢業之后,完全可以把升值多倍的房子再賣出去。也就是說,購買學區房,成了教育和房產雙投資。
原本為了消除擇校現象,維護教育公平的“就近入學”政策,不僅沒有達到原有的目的,反而催生了眼下越演越烈的學區房現象,再一次證明了,優質教育資源供應不足才是當下最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增加教育投入
加強監管是關鍵
家長們效法“孟母三遷”,受盡顛沛之苦,傾盡全家所有,目的只有一個:爭奪本就不多的稀缺教育資源。
相關數據顯示,從1995年至2011年,鄭州市區新建成的519個小區,配套建設教育設施的小區僅占10%。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