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者通吃”的房地產市場行情下,中小型房企增長空間已現天花板。今天,有多家A股上市房企集中披露半年報,除世茂股份(600823,股吧)是龍頭房企世茂集團的組成部分外,絕大多數為中小型房企,從其疲弱的業績表現看,中小房企增速明顯滯后于大型龍頭房企,市場規模漸漸縮小。與大型企業合作,或逐步淡出房地產開發市場,可能是未來中小型房企的一致選擇。
世茂股份拓展多元業態
五家房企中,業績表現穩定,且市場規模最大的是世茂股份。
數據顯示,世茂股份上半年營業收入41.7億元,同比增長17.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7.03億元,同比增長17.98%。商業地產開發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合同簽約額71.3億元,同比增長57%,達到年初制定目標的71%。
世茂股份作為香港世茂集團在A股平臺的上市公司,主要肩負世茂體系商業地產部分的開發與運營。世茂股份稱,2013年上半年,政府對于房地產行業的調控仍在持續進行中,對于房地產行業而言,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實際上并不等于去地產化,而是推動房地產行業“去投機化”;同時刺激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中小戶型普通商品房建設以及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的商業用房建設。
與此同時,世茂認為,在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消費將得到更多支持,包括未來支出占比將逐步提高的服務消費,而相應的消費所必需的商業物業開發與經營將直接受益于經濟轉型力度和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根據記者了解,世茂大舉拓展商業地產開發的同時,也在積極開拓影院院線經營、兒童事業發展等多元業態。
中小房企增長乏力
除世茂股份外,今日披露半年報的中小房企,即便實現了盈利,但錢賺的絕不輕松。
根據萬通地產(600246,股吧)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09億元,同比上漲11.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億元,同比上漲484.55%,實現每股收益0.099元,同比上漲485.80%。
值得注意的是,萬通上半年投資收益達到1.23億元,同比增長1586.36%。公司解釋,這是處置參股公司獲得的股權轉讓收益。資料顯示,今年初萬通地產以34886.32萬元的交易對價將所持有的天津(樓盤)泰達城市開發有限公司23.5%的股權轉讓給天津融創置地有限公司。此外,公司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只有4885萬元,同比下降89.45%。與此同時,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高達4.39億元,同比大增6673.93%。
另一家“艱難圖存”的中小房企是中房地產(000736,股吧)。上半年,中房地產實現營業收入61698.4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92.89%;但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不過8133.20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3.58%。當然,若排除去年上半年轉讓瑞斯康達公司股權確認的轉讓收益8481.66萬元,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仍為大幅增長。只是,必須看到的是,中小房企在現有項目上盡量挖掘價值,卻難以確保未來長期發展的收益。除了在長沙(樓盤)等少數城市銷售的中房·F聯邦項目等少數項目外,中房地產儲備項目數量非常有限。
實際上,中房地產管理層上半年“積極奔走”所獲得的土地,只是蘇州(樓盤)一房地產項目40%的股權。“公司土地儲備仍然不足,公司將繼續抓緊進行市場考察及項目拓展調研,力爭新增相當量的土地儲備,實現公司加速發展總體目標。”中房地產表示。
另一家境況尷尬的企業是嘉凱城(000918,股吧)。數據顯示,上半年嘉凱城實現營收24.5億元,同比增長61.3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2054萬元,去年同期為虧損3.2億元。如果去掉1774萬元的非經常性損益,嘉凱城只能算勉強盈利。另外,嘉凱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負4.5億元。也就是說,如果完全依靠經營業務,中小房企的高成本足可以吞噬主營,出現入不敷出。
而一向被指資金緊張的嘉凱城,上半年資金狀況似乎未見明顯改善。上半年,公司貨幣資金約23億元,但短期負債超過39億元,一年到期非流動負債超過29億元,兩個短期負債相加,近乎是公司貨幣資金的3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