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克而瑞分析指出,上半年金融收緊趨勢未變,融資難、資金緊缺是所有房企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投資拿地上反應明顯,不僅制約了房企中長期的投資力度,更加劇了房企間布局的分化。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加快建設長效機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開會議,會議提出,要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在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思路指引下,房地產調控正在逐步趨嚴。有機構統計顯示,在剛剛過去的7月,國內有超過40個城市發布了各類房地產調控升級政策,且調控正在逐步向二三線城市下沉。
今年以來,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已經成為行業內的共識。如何讓房地產市場真正穩定發展,成為各個市場主體必須面對的問題。
7月調控次數刷新同期紀錄
事實上,根據不完全統計,進入7月以來,已經有超過40個城市發布了各類房地產調控升級政策,這一調控次數也刷新了最近兩年來樓市調控的同期紀錄。
調控范圍包括進一步規范企業購買商品住房行為、規范商品房銷售秩序、全面整治互聯網房產中介、打擊二手房市場“陰陽合同”和“高評高貸”現象等。
克而瑞分析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出臺的各類調控政策中,包括寧德、臨汾、棗莊、大理、澄邁、西雙版納等在內的三四線城市計劃占據了主流。
個別城市還針對調控房價以比例的形式設置了漲幅上限,例如在7月10日,福建寧德發布通知,中心城區新建商品住宅均價在2018年1月的(8882元/平方米)的根底上,每年漲幅控制在6%以內,普通高層住宅(毛坯)預售均價實行最高限價,最高控制在11000元/平方米以內。
據初步測算,從同比看,70個大中城市中,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持平,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由上月下降轉為上漲0.1%。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分別上漲6.3%和4.6%,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9和0.2個百分點。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分別上漲6.0%和4.3%,漲幅均與上月相同。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這體現出調控政策或將更加趨向嚴格。
“樓市之所以需要調控,就是因為供需結構緊張使得房價仍有上漲空間,‘買房就賺錢’的這個預期仍然存在”,張大偉指出,幾年前樓市相對低迷的階段,是不需要限購、限價等措施,當前階段遏制房價上漲,仍然需要多種政策并舉來應對挑戰。
克而瑞分析認為,接下來房地產市場具體調控手段還是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等方面。
今年6月底,住建部等七部委在國內30座城市聯合開展治理樓市亂象專項行動,到了7月31日,住建部官網公布了20家違法違規房企及中介黑名單,并指出這些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主要涉及哄抬房價、“黑中介”、捂盤惜售、未批先售、虛假宣傳等方面,侵害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嚴重擾亂了房地產市場秩序,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
張大偉認為,過去各大城市都在新出調控政策,此次對30城開展治理專項行動,也是對樓市政策執行情況的一次檢查。
當前,建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的步伐正在加快,對此克而瑞分析認為,具體或將在三個方面加快出臺措施。一是土地供應有供有限,高位庫存城市應大幅調降供地指標,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增加土地供應和加快供應節奏;二是租賃市場仍在起步階段,相關制度建設存在空白,應加快發展租賃市場;三是房地產稅年內或將有實質性舉措。
房企銷售業績將分化
根據克而瑞公布的《2018年1-7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排行榜》,截至今年7月,碧桂園、萬科、恒大三家房企分別實現銷售流量金額4614.9億元、3502.8億元和3446.8億元。這其中,碧桂園距離突破去年5508億元的目標僅有約900億元的差距,其余兩家龍頭房企距離超過去年全年業績也已不遠。
除“碧恒萬”三家外,保利、融創繼續鞏固各自陣地,以2431.2億元和2253.0億元排名第四、第五位。截至7月底,業績已經突破千億關口的房企共有10家,除前述幾大企業外,還有綠地、中海、龍湖、新城控股和華潤置地等規模房企。
與6月單月超過萬億的銷售規模相比,百強房企7月業績環比下降31.5%。不過克而瑞分析指出,這種下滑是季節性因素所致,事實上,7月單月的銷售規模達到7642億元,這一數字是與今年前6月的均值基本持平的,同比增幅為57.7%。
盡管今年以來不少企業銷售規模不斷增長,銷售額也突破紀錄,但房企面臨的市場環境更加復雜,資金緊缺仍是所有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從克而瑞發布的1-7月房地產企業新增貨值數據來看,恒大、碧桂園、萬科融創等企業新增土地貨值較高,規模較大,但對于新增貨值排名50開外的房企而言,生存空間被進一步擠壓,不少企業的新增土儲集中度均小于銷售。
克而瑞分析指出,上半年金融收緊趨勢未變,融資難、資金緊缺是所有房企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投資拿地上反應明顯,不僅制約了房企中長期的投資力度,更加劇了房企間布局的分化。盡管7月房企銷售業績由于季節性因素環比下降,但預計三季度后半段和四季度,房企或將加大投資和新開工力度,加快推貨,房企銷售規模有望繼續保持增長。(葛政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