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7月5日,多位鄭州市民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映說,鄭州緯五路41號院小區停水5天了,因小區屬無主管樓院,沒人維修,5天了居民吃不上水,每天只能在外吃飯,大熱天更洗不上澡。
核心提示:7月5日,多位鄭州市民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映說,鄭州緯五路41號院小區停水5天了,因小區屬無主管樓院,沒人維修,5天了居民吃不上水,每天只能在外吃飯,大熱天更洗不上澡。小區居民何時才能吃上水?為啥會出現這一狀況?
◆小區爆管停水,5天了沒人維修
7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該小區發現,該小區一樓是一排門面房,在一家超市內寬約1米的狹窄隔間中,一個銹跡斑斑的管道沿墻深入地下,而管道附近的地面已被鑿開,下面是被水浸泡過的廢渣土,漏水的水管已被截掉。該超市老板說,7月1日早上,該隔間這處管道突然爆管,“水很大,盆都被沖到了門口,房間里全是水,超市賣的食物都被泡了,損失萬把塊錢的東西。”之后,他趕緊撥打鄭州供水公司電話,工作人員才把水閥關閉。
該超市老板說,該小區建于1990年,一共64戶,小區屬于鄭州飲食公司的家屬院。2003年,該公司改制后便不再管理該小區,一直由小區居民選出業主負責收水、電費和衛生費的收繳。“但是,2017年底,選出的業主也不愿意收水費電費等。今年4月中旬,小區因欠了水費,被鄭州供水公司停水。小區焦先生才又承擔起小區“管理員”角色,然而,今年6月開始,“可能小區的供水管道漏水了,小區總表與居民家的水表對不上,總表數字多出了很多。”焦先生說,讓他沒想到的是,7月1日早上,小區這家超市的管道出現了爆管。
7月5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區爆管停水,一直沒人維修。為啥鄭州供水公司不維修?鄭州供水公司工作人員說,該小區并不在該公司的供水管理范圍。同時,該小區供水管道爆管處位于總水表之后,已超出了他們的維修職責,只能找其他公司的維修人員去維修。
“大熱的天,家里沒水喝可咋辦?做飯的水都不夠,更不用說洗澡了。”該小區6樓的李先生表示,這幾天,他每天都要從一樓拎水上樓,“把水拎到家,兩條腿都軟了。”
◆辦事處發函至鄭州供水公司來維修
鄭州飲食公司相關負責人王先生說,以前,該小區確實屬于公司的家屬院。但2000年時,該小區通過房改,小區房子的產權已變更為業主個人。2003年,該公司也進行了股份制改革,將家屬院從公司剝離了出去。“2003年以后,公司就不再管理小區了。現在屬于無主管樓院,應該由社區負責。”他表示,如今,該小區的業主大多并非該公司的員工。這次出現爆管之后,社區也找到他,讓公司出面解決這個問題。“這不是公司的責任和義務,為啥要讓我們來干?”他表示,該小區一排門面房的產權,雖仍屬于公司,但公司一直按時繳納物業費、水電費等。
金水區花園路街道辦事處省水利廳社區負責人夏先生介紹,今年4月小區停水后,該社區也組織居民成立自治小組;這次爆管,社區也找了幾家維修隊,但該小區的供水管道已使用了28年,地下管道老化嚴重,已失去了維修價值。“若重新鋪管道,地面就得深挖,但這個老樓地下被水沖了這么久,害怕地下產生空洞。”他說。
花園路街道辦事處有關負責人荊女士受訪時表示,由于該小區爆管處位于樓房地基下面,一般的維修隊無法修復,只能讓鄭州供水公司維修隊來維修,而維修費用由小區居民分攤。目前,該辦事處已以“花園路街道辦事處”的名義,向鄭州供水公司發函,希望該公司能先幫居民將供水管道修復,暫時恢復供水。目前,該社區已協調鄭州供水公司,每天免費為居民提供飲用水。
◆居民稱辦事處和社區沒利用好政府政策
荊女士表示,即使如今鄭州供水公司將管道臨時修復,但也只能暫時通水、供水。若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小區必須進行一戶一表管道改造,重新鋪設供水管道。而這一部分的費用,則由小區64戶居民來承擔。“下一步,我們還要繼續做居民的工作,讓小區居民出錢分攤這筆費用。”她說。
記者了解到,2011年開始,鄭州推出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一戶一表改造項目,由鄭州市、區兩級財政與鄭州供水公司按4:3:3的比例籌措改造資金,居民可免費改造。而這一政策對老舊小區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但是,該政策截至2015年5月31日結束,該小區卻錯過了這一優惠政策。
對于老舊小區,鄭州市金水區也出來了一系列好政策。2015年7月15日,鄭州市金水區出臺《鄭州市金水區加強老舊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工作指導意見(試行)》,該意見專門針對2000年12月31日前建成的老舊住宅小區推出了管理意見。該文件要求,以街道辦事處為主導,以單個或多個社區為單位,在充分征求業主意見的基礎上,合理整合劃分物業管理區域,采取打包捆綁的方式引入專業化物業服務企業。同時,對轄區無主管樓院實施獎補等一系列政策。
“鄭州市和金水區出臺了這么多好政策,為啥我們小區都沒抓住?”該小區居民劉先生說,他們從沒聽花園路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對小區居民說過這些好政策。“現在,若再想一戶一表改造,我們小區居民要分攤一大筆錢。”他認為,辦事處和社區非常了解該小區的情況,但并未引導小區居民利用好這些好政策,才導致小區如今的混亂局面。
對于該小區的這些問題,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將持續關注。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岳海關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