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具體說來,對比現行2013版《技術規定》,文件新增了“居住用地容積率控制”條款,提出大棚戶區改造(含城中村、合村并城、老舊片區)項目二類居住用地容積率原則上按照“三環以內小于3.5、三環以外小于3.0”的標準進行控制。
鄭州規劃新政7月1日起實施,增加限定容積率等提高居住舒適度的條款
對標國內一線城市建設標準
建筑“架空層”建筑面積不計入容積率計算,這是設計示意圖。新版《技術規定》鼓勵建“架空層”。
鄭州在售某樓盤容積率高達6.8,這是效果圖。新版《技術規定》限制過高的容積率。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陳駿
核心提示拒絕住宅變“鳥籠”,明確提出限制“高容積率、高強度”開發模式,新審批住宅類建筑高度原則上不得高于100米。6月7日上午,鄭州市城鄉規劃局(下簡稱鄭州市規劃局)召開新聞通氣會,對《鄭州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8修訂版)》(下簡稱《技術規定》)的修編情況進行說明。據了解,《技術規定》相當于規劃部門著手制定各類規劃的標準和依據,將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除去從容積率這一源頭限制住宅的開發強度外,新修訂的《技術規定》還為我們帶來了許多與生活緊密相關的新要求。
限定容積率,
拒絕“鳥籠”“火柴盒”式住宅
在地產行業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容積率”,它是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筑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對于住戶來說,容積率這一數字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居住的舒適度。通俗地講,容積率的數字越大,小區地上部分的建筑面積就越大。很多高容積率的樓盤也往往被市民稱為“鳥籠”或“火柴盒”式的小區。
鄭州市規劃局總工程師楊衛民介紹說,為了對標國內一線城市的建設標準,讓鄭州市民能夠擁有更為舒適、宜居、生態的居住環境,新版《技術規定》從容積率這一源頭,對未來新規劃住宅小區進行了開發強度的限制。
具體說來,對比現行2013版《技術規定》,文件新增了“居住用地容積率控制”條款,提出大棚戶區改造(含城中村、合村并城、老舊片區)項目二類居住用地容積率原則上按照“三環以內小于3.5、三環以外小于3.0”的標準進行控制。對經市政府批準實施老舊片區改造的項目,原則上通過城市雙修(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環境、轉變發展方式的手段)的方式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設施和公園綠地,改造后的容積率不大于2.5。《技術規定》還明確提出對于新審批的住宅類建筑高度原則上不得高于100米。如果以目前住宅常見的3米層高為例計算,今后在鄭州市內超過33層的新建高層住宅樓也將越來越少。
此外,關于容積率新版《技術規定》還參考了成都、重慶等地的技術規定,決定將建筑“架空層”建筑面積不計入容積率計算。對此,鄭州市規劃局總師辦主任雷立群也解釋說,架空層是指建筑物底部用柱或剪力墻等設施架空的那部分空間,在一些小區,架空層的存在也為居民提供了更多可供休憩、散步用的半開敞空間。“這一措施的目的也是讓開發商‘有動力’修建、保留架空層,給住戶更多的休閑活動空間。”她說。
與此同時,為了讓市民能夠享有更多的“綠色空間”,《技術規定》還要求,對于大棚戶區改造項目中,涉及面積小于2000平方米的地塊,將用于綠地、游園建設等,原則上不再進行出讓,并提出三環以內的居住用地綠地率不得低于30%,三環以外的居住用地綠地率不得低于35%。
規劃新政還為您帶來了這些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從容積率這一源頭上提升居民住宅舒適度外,新版《技術規定》中,還出現了很多人性化的新要求。
貼心細節1:公共場所媽媽喂奶不再尷尬
文件在【母嬰室】條款提出,交通樞紐、大型商場、醫院、景區等地應設面積不少于10平方米的獨立母嬰室,并配備基本設施,且不應與廁所共用一室。尤其是針對人流量較大的地鐵站,《技術規定》特單列指出,對于新規劃的地鐵站,應配建使用面積不小于10平方米的獨立母嬰室。
貼心細節2:擔架電梯
文件在【擔架電梯】條款中要求:新增商業、辦公等公共建筑設置電梯時,每防火分區應至少設置一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新增居住建筑設置電梯時,每單元應至少設置一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同時明確了兩種可容納擔架電梯的井道尺寸:一種是2.6m×1.8m,另一種是2.2m×2.2m。
貼心細節3:公共廁所
結合《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廁所革命進一步提升城市公廁服務水平的意見》,文件明確要求新規劃建設的獨立式公共廁所每座建筑面積不宜小于60㎡,同時附設不小于15㎡的環衛工人作息房。
貼心細節4:社區養老
文件在【居家養老服務設施】條款中要求:新建住宅區應按照建筑面積30㎡/百戶標準配建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用房,且最小建筑面積不得少于200㎡。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用房應集中設置,宜設在三層及以下部分,二層及以上的居家養老服務設施應設置電梯或無障礙坡道。
舉例來說,一個1.5萬人的居住小區,按照原標準需配建養老用房1085㎡,按照新標準需配建養老用房1406㎡,增加面積321㎡。同時,3萬人以上的居住區應按人均用地不少于0.1㎡的標準,配建獨立占地的養老院一處,床位數為100~150床,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便利的社會養老服務條件。
貼心細節5:幼兒園選址要“求靜”
文件在【教育設施環境要求】條款中增加了托兒所、幼兒園建設基地不宜同時臨兩條及以上城市道路設置的要求。同時為保護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進一步細化了中小學校的選址原則,提出中小學校建設應遠離殯葬設施、醫院的太平間、傳染病醫院、垃圾轉運站、加油加氣站、集貿市場、公共娛樂場所、公安看守所、戒毒所、化學制品點等不利于中小學生學習、身心健康和危及學生安全的場所和建筑。
貼心細節6:讓娃享受更多空間和陽光
文件在【中小學校運動場地】條款中,增加新建中小學運動場地應保證有一半以上面積滿足冬至日日照有效時間不少于兩小時的日照標準。同時,依據《河南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基本標準》的要求,對中小學校規劃建設標準進行了提升,改善了教學環境。以新區(三環以外,下同)24班小學為例,用地標準由16㎡/生提升到18㎡/生,生均建筑面積由8㎡/生提升到9.2㎡/生。以新區24班中學(初中)為例,用地標準由20㎡/生提升到22㎡/生,生均建筑面積由9㎡/生提升到10.5㎡/生。
貼心細節7:給“小電電”增設充電位
在【電動自行車充電車位】條款中提出,新建小區按照每戶不少于1個充電車位的標準配置充電設施,與住宅項目同步建成使用。新建大于2萬㎡的商場、賓館、醫院等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非機動車停車位中應配建不少于15%充電車位,地上非機動車充電車棚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計算建筑面積,不計入容積率,不計入建筑密度。
對于新政,規劃部門將全流程敦促政策落地
看了這么多由規劃新政所帶來的福利,或許有讀者會問了:政策制定的很好,怎么敦促建設單位去落實呢?
鄭州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對于這些新規的要求,規劃部門將從規劃編制和規劃管理的全過程對建設項目進行管理,敦促這些政策在實施中落地。他舉例說,按照先后順序,規劃部門將通過建設項目前期意向建設用地的控規編制、供地前的規劃設計條件核發、建設前的規劃許可審批以及建成后的規劃核實等程序,從規劃層面對建設項目實施全過程管控。
(注: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來自網絡。)
原標題:鄭州規劃新政7月1日起實施 增加限定容積率等提高居住舒適度的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