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政落地雖為資金嚴峻的鄭州本土房企提供了創新融資渠道,但如何在“風口”下進行高效的資金運作,亦是一道新考題。
首個資本市場支持租購并舉政策落地,百億級租賃REITs通道開放,房企龍頭碧桂園、恒大先后加碼進軍住房租賃行業……一連串大動作,引發租賃市場陣陣躁動。新政落地雖為資金嚴峻的鄭州本土房企提供了創新融資渠道,但如何在“風口”下進行高效的資金運作,亦是一道新考題。財立方金融課5月繼續開講,解析新政下的地產融資。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丁新湍
首個資本市場支持租購并舉的政策落地
5月2日,上交所披露信息顯示,已受理中國恒大提交的“中聯前海開源-恒大租賃住房一號第N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該項目擬發行金額為100億元。這也是繼碧桂園發行首單百億級租賃證券化產品之后,又一個百億級REITS產品發行成功。而作為中國房地產領軍企業,恒大的入場意味著中國房地產已全面介入住房租賃。
在不久前的4月25日,中國證監會、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住房租賃資產證券化相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重點支持住房租賃企業發行以其持有不動產物業作為底層資產的權益類資產證券化產品,推動多類型具有債權性質的資產證券化產品,試點發行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并鼓勵專業化、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開展資產證券化。
業界認為,這是首個資本市場支持租購并舉的政策,借助資產證券化為企業提供創新融資渠道和投資退出路徑,對于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