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月1日,鄭東新區心怡路與祥盛街交叉口,綠地原盛國際辦公樓外保溫材料起火,引起市民的廣泛關注。事發后,網絡流傳有多個版本的火災原因,外墻保溫材料是否達標,以及非官方的救援消息等。
鄭東新區辦公樓火災原因仍在調查 網上各種說法均未經驗證
河南省多次整治外墻保溫材料
綠地原盛國際辦公樓外墻保溫材料起火救援現場
記者邵可強文王亞鴿攝影
核心提示|2月1日,鄭東新區心怡路與祥盛街交叉口,綠地原盛國際辦公樓外保溫材料起火,引起市民的廣泛關注。事發后,網絡流傳有多個版本的火災原因,外墻保溫材料是否達標,以及非官方的救援消息等。2月5日下午,鄭州市消防支隊召開記者見面會,通報該起火災的有關情況。
一場大火,引起人們對高層建筑外墻保溫和裝飾材料是阻燃還是“幫兇”的思考。我省消防部門也多次開展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綜合治理,針對高層建筑外墻保溫和裝飾材料等方面進行重點整治,并采取多種方式進行預防和整改。
【回放】20層辦公樓著火引關注
2月1日13∶35,鄭東新區心怡路與祥盛街交叉口,綠地原盛國際辦公樓外保溫材料起火。
事發后,鄭州市消防支隊指揮中心迅速調集CBD消防中隊等8個消防中隊到場處置。13∶44消防官兵到達現場,14∶50火勢被控制,消防人員進入發起內攻。16∶00明火被完全撲滅,消防官兵開始進行現場清理。
當時了解到,失火建筑地上20層,地下2層,總面積3.2萬平方米,建筑高度60余米,單層面積1700余平方米。南立面起火,外立面過火面積約2000平方米。未造成人員傷亡,火災原因及損失正在進一步調查統計中。
當天,該火災事故引起市民和網友的廣泛關注。
【通報】火災原因尚在調查之中,市民可提供線索
昨天下午,鄭州市消防支隊召開記者見面會活動,主要是普及冬季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知識,針對近期發生的高層建筑、倉儲物流等幾起典型性火災中,社會關注的熱點輿情進行公開解答。大河報記者梳理其中引人關注的兩個焦點問題。
網傳1:鄭東新區綠地原盛國際X戶違規用電,引發了此次火災?
回應
目前火災發生原因正在調查組的取證鑒定過程中,網上流傳的各種說法均為未經驗證的謠言信息,請群眾不要信謠傳謠。同時,鄭州消防支隊歡迎市民提供關于此次火災發生初期的資料,視頻或者圖片均可。可通過撥打96119提供相關信息。
網傳2:使用非國標防火材料是本次火勢蔓延的主要原因?
回應
本次火災現場燃燒物質主要為外墻裝飾鋁塑板和外墻保溫采用的擠塑聚苯板。鋁塑板是多層復合材料,經現場點火測試,鋁塑板離開火源后仍繼續燃燒,產生較濃黑煙;擠塑聚苯板厚度為25毫米,經現場點火測試,擠塑聚苯板離開火焰后即自熄滅。
【延伸】外墻保溫材料是否符合國標?
本次火災中,不少人對高層建筑外墻保溫材料為何不阻燃提出質疑。
據了解,該建筑外墻裝飾主要是鋁塑板,也是本次火災現場的主要燃燒物質,火災現場發現鋁塑板著火后易發生熔斷掉落,導致火災向下蔓延,形成立體燃燒。而外墻保溫采用的擠塑聚苯板,在離開火焰后即自熄滅。
那么,這兩種材料是否符合國標呢?業內人士解釋說,首先外墻保溫材料專指用于建筑墻體的一類保溫材料,根據耐火極限,主要有A級、B1級、B2級、B3級保溫材料。按照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建筑的內、外保溫系統,宜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保溫材料,不宜采用B2級保溫材料,嚴禁采用B3級保溫材料。但是這個規定從2015年5月1日起執行,因此不能簡單說是否符合國標,需要看該建筑的建設時間,二者存在先后的問題。
按照公安部消防局的介紹,中國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隱患,有的是歷史遺留問題,有的則是近年來新出現的違規亂象。其中歷史遺留下來的火災隱患之一就是:外墻采用易燃可燃保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