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鄭州市鄭上路16號院內,在兩棟居民樓中間建有一座立體停車庫。但居民們反映,這個停車庫建在了其中一棟居民樓的一層入戶門口,且通向該車庫的過道狹窄,機動車根本沒法往里停,此外,該停車庫也未安裝起降設備,無法使用,成了擺設。
這個小區新建的立體停車庫,機動車根本停不進去。
□記者王悅生文圖
核心提示|鄭州市鄭上路16號院內,在兩棟居民樓中間建有一座立體停車庫。但居民們反映,這個停車庫建在了其中一棟居民樓的一層入戶門口,且通向該車庫的過道狹窄,機動車根本沒法往里停,此外,該停車庫也未安裝起降設備,無法使用,成了擺設。
有居民懷疑,該停車庫是為了應付新房竣工驗收才臨時設置的。這到底是咋回事呢?記者進行了調查。
走訪
建有立體停車庫,車卻沒法停進去
“建立體停車庫本來是件好事,但是建了卻沒法用,這不是擺設嗎?”昨天,鄭州市鄭上路16號院的多名居民向記者反映,該小區是一個紡織機械廠的家屬院,院里既有一批建成多年的老房子,又有剛建成沒兩年的新房子,小區沒有地下停車庫,平時居民們大都把車停在小區的地面上。從一個月前開始,小區開始在25號樓和33號樓之間建設立體停車庫。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立體停車庫分上下兩層,每層設有30多個停車位,但在該停車庫看不到起降設備。更讓居民們不理解的是,這個停車庫的選址有點奇怪,建在了25號樓和33號樓之間的空地上,停車庫的北側緊挨著33號樓一層入戶門口,南側離25號樓樓下的人行道和自行車樁不到2米寬,“這么窄的過道,機動車根本開不進去。”
“這個停車庫還影響了25號樓的居民通行,很不方便。”居民們介紹,25號樓建成已有七八年時間,里面有幾十戶居民,而33號樓剛建成沒兩年,樓體外觀嶄新,還未進行竣工驗收,里面也沒有住人,“聽說建這個立體停車庫是為了應付竣工驗收,驗收后就會拆掉?!?/font>
調查
物業稱不建停車庫沒法辦房產證
在該停車庫旁邊的墻上,貼有一張通知稱,2017年11月14日開始,劃線區域內將進行新樓的配套設施施工,劃線區域內禁止停車。有居民表示,這個通知里說的“劃線區域”就是建立體停車庫的位置。
這個立體停車庫的建設由來,真的是居民們所說的那樣嗎?昨天上午,記者向該小區的物業管理部門進行求證。多名工作人員表示“這個停車庫現在確實不能用”,但是到底為啥建,“現在答復不了你”。
隨后,物業管理部門一名負責人解釋,這個問題屬于歷史遺留問題,因為該小區的25號樓是項目一期,新建的33號樓是項目二期。幾年前,一期的25號樓建設時,就曾給規劃部門承諾過,要配建一定數量的機動車停車位,但是一直未建,現在二期的33號樓建成了,到了兌現承諾的時候了,所以才建了這樣一個立體停車庫。如果不建這個停車庫,新建的33號樓就沒法拿到規劃局出具的相關合格證,拿不到合格證,就辦不了房產證。
既然新建住宅樓需要配建一定數量的機動車停車位,當時建33號樓時為啥不在其樓下建地下停車庫?該負責人表示,新建的這幾棟樓屬于單位集資建房,價格便宜,如果建地下停車庫,費用太高,“建不起”。不過,雖然沒有地下停車位,但小區內的地面及小區附近設置有停車場,住戶的私家車是有地方停的。
對方稱,等拿到合格證,這個停車庫“一天就給你拆完”,但是這些話上不了臺面,現在需要小區的25號樓住戶多多理解其他住戶,互相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