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近期長租公寓甲醛問題為例,對外出租的公寓產品其室內空氣質量應該達到怎樣的標準,在多個部門的文件中都沒有詳細規定。對比經過幾十年發展的商品房,長租公寓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年100萬套——賣房上以量取勝的碧桂園昨天提出其未來3年長租公寓的布局計劃,首批房源將落地“北上廣深”等地。
經歷了房屋中介、互聯網企業主導的“1.0時代”,長租公寓隊伍今年迎來大批開發商。與此同時,“1.0版”的長租公寓也正備受考驗——近來鏈家自如等多個長租公寓品牌甲醛超標等各類問題不斷浮出水面。于是,開發商拱手奉上的“2.0版”,能否將商品房相對完備的規范體系引入長租產品,成為“租購并舉”下的一個新期待。
百萬公寓打造“長租城市”
“100萬套的開發和經營由我們來完成,但持有可能會采取合作的方式。”昨天,碧桂園副總裁程光煜告訴記者。
畢竟,3年100萬套的鋪設速度與思路都與以往大不同。以往,由于住宅銷售的高回報率,房企會用地塊中最大、最優的部分建設商品房,房企自持的長租公寓,大多都在“邊角地”上,數量也十分有限。
因此,對從零開始的碧桂園而言,要完成100萬套的目標,僅靠過去這種“邊角地”的模式難度太大。據介紹,碧桂園將參與長租公寓的開發環節,打造自己的長租公寓品牌,即“碧家國際社區”,明年元旦后將率先落子上海。
其實,不少房企已經陸續公布了自己的計劃。比如萬科也有布局100萬套長租公寓的遠期目標,計劃今年底全國達到10萬間,明年底達到15萬間。
“要做‘長租城市’,一建就是十幾萬套、二十萬套。”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介紹,將與政府相關部門配合好,把周邊配套做好。也就是說,這種長租公寓產品與此前將有明顯不同,“長租城市”將融居住、物業、金融、商娛、健康等多元化內容于一體,提供跨區域、跨業態的服務。
有望引入房地產開發經驗
不久前,有媒體報道稱鏈家自如部分房源存在甲醛超標情況。這一事件,也讓業內開始注意到長租公寓的品質問題。
入住南三環一處長租公寓的豐女士告訴記者,由于房源緊張,租金、戶型、大小、位置等方面都適合的房源很少,在簽訂租房合同時,很少會有余力關注房子的品質、環保等問題。
“由于房源很緊張,目前離真正的‘品質租賃’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走。”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說,這也是當前長租公寓粗放式發展的潛在邏輯:即便不是高品質的租賃住房,市場也可以消化掉,也能租出去。
“能租出去”的背后,是長租公寓缺乏行業標準的窘境。“從建筑標準、消防標準到各方面的施工標準,都沒有酒店業那么明確。”推出魔方公寓的魔方生活服務集團CEO柳佳說。
“這個行業還屬于新興行業,在標準和規范方面需要企業自己來做。”碧桂園商管中心總經理黎婉媚告訴記者,房企建造長租公寓其實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借鑒房企開發銷售房地產項目的經驗,選材上選擇更為環保的材料,也有助于提升產品的品質。
業內呼吁盡快建行業標準
不僅僅在企業內部,政策層面對于長租公寓也還有不少空白,尤其是品質方面。
不久前,北京發布的租房新政《關于加快發展和規范管理本市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中,對于所租房源質量和安全上并未有太多表述,主要為“建筑結構和設備設施符合建筑安全、消防等方面的安全條件,且滿足基本使用功能”。
以近期長租公寓甲醛問題為例,對外出租的公寓產品其室內空氣質量應該達到怎樣的標準,在多個部門的文件中都沒有詳細規定。對比經過幾十年發展的商品房,長租公寓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商品房是強制驗收的,只有驗收合格才能交付使用,這是寫入法條的;長租公寓不同,往往同一品牌在不同地方所執行的驗收標準都不同。”一位長租公寓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長租公寓品質如何,全看企業自覺,基本都是自己驗收、驗收標準自己定,甚至承租人也不會知道驗收結果。
柳佳也呼吁盡快建立標準,這可以讓長租公寓企業有法可依,真正規范長租行業的消防、經營許可、稅收等問題,少走“彎路”,也有利于保障住客的安全住宿環境,維護住客合法權益。
“長租公寓應該確立自己的行業規則,后續還應該有類似房源改造的備案制度,甚至是統一裝修的標準,防范類似甲醛的問題再出現。”嚴躍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