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17年12月20日起,鄭州市城市規劃區,包括鄭州航空港區、鄭東新區、鄭州高新區、鄭州經開區和各縣(市、區)范圍內新建民用建筑(個人自建房除外)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近日,鄭州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了《關于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自2017年12月20日起,鄭州市城市規劃區,包括鄭州航空港區、鄭東新區、鄭州高新區、鄭州經開區和各縣(市、區)范圍內新建民用建筑(個人自建房除外)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此次《通知》的發布,預示著鄭州將在兩天后全面進入“綠色建筑”時代。
何為綠色建筑
或許很多朋友會說,聽過綠色出行,聽過綠色消費,但卻唯獨沒有聽過“綠色建筑”。其實,所謂的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能、節電,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綠色建筑共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一星級、二星級和三星級,星級越高,綠色建筑的造價成本和標準也越高。
鄭州市住建委建筑節能與科技處的胡姓處長稱,與普通建筑相比,一星綠色建筑每平方米造價要高出40元,二星級每平方米高出100多元,到了三星級每平方米要高出200多元。
據該處長介紹,其實鄭州市關于綠色建筑的相關工作開展的很早,特別是從2016年開始,鄭州五六成以上的大型建筑都開始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只是未申請專家評審,因而未獲得綠色建筑認證標識,但實際上鄭州綠色建筑已經達到很大體量。截至目前,鄭州全市通過認證的綠色建筑已有50多個,比如萬科美景龍堂、恒大綠洲、萬科城等。
當綠色建筑升級“零耗能” 科技范兒十足
對于綠色建筑,如果你認為它單純的就只有“四節一環保”這些要求,那么你就大錯特錯了。據了解,在鄭州航空港區的某綠色建筑,就已經實現了刷臉入住這樣科技感十足的入住方式。
同樣,當綠色建筑達到一定數量后,將向“零能耗”建筑發展,這樣的房子就是一個獨立的能源流動體系,不開暖氣、不用空調,室內也能冬暖夏涼;即使是霧霾天氣,在室內呼吸到的也是新鮮、純凈的空氣。想像一下,在不開暖氣和空調的冬天,只穿一件單衣在室內活動,這樣的生活,你們向往么?
加大獎懲機制 助力綠色建筑時代全面到來
相比于普通建筑,綠色建筑有著諸多的優點,但同時,其造價也要高于普通建筑不少。在這樣的前提下,政府部門該如何引導開發商向綠色建筑全面轉型呢?
記者在本次印發的《通知》中看到,為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在享受國家、省、市相應資金補貼的基礎上,從2018年1月1日起,對鄭州航空港區、鄭東新區、鄭州經開區、鄭州高新區、中原區、二七區、金水區、管城回族區、惠濟區范圍內的項目,除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外,對獲得二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項目,給予7.5元/平方米(建筑面積)的獎勵;對獲得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項目,給予12.5元/平方米(建筑面積)的獎勵。
對不按照綠色建筑或建筑節能規定進行設計、施工的項目,不得參與建設科技進步 (綠色建筑創新)獎、市新技術示范工程獎、市綠色示范工程獎、市優質結構 (結構商鼎杯)工程及 “商鼎杯”等各類優質工程獎項的評選。
此外,政府還將制定綠色建筑培訓計劃,對全市規劃、設計、審查機構、施工、監理、質監、物業以及綠色建筑咨詢等單位人員進行專題培訓,將綠色建筑知識作為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培育一批高素質的綠色建筑技術和管理人才,同時,通過網絡、報紙等媒體開展宣傳,積極宣傳綠色建筑政策措施,提高公眾對綠色建筑的認知度,積極引導公眾參與綠色建筑,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綠色建筑工作的良好態勢。
而對于大家普遍比較關注的如何確認自己今后購買的房屋是否屬于“綠色建筑”的問題,《通知》中這樣要求:住房保障部門負責督促房地產開發企業對所有新建商品房銷售現場對已取得設計標識的要明示綠色建筑信息,在買賣合同、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中載明綠色建筑等級、節能措施等信息,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做好綠色建筑有關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