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資源整合階段,資源并購成為房企新的擴張手段,也是如今多數房企緩沖拿地成本過高的利器。
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資源整合階段,資源并購成為房企新的擴張手段,也是如今多數房企緩沖拿地成本過高的利器。事實上,毛利率曲線走低倒逼房企謀變,多管齊下降低成本的同時,布局多元化業務延長盈利鏈條也是房企需要修煉的重要內功。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過去依賴拿高價地鋪開貨量的房企,都在轉變拿地方式,包括萬科、融創等行業龍頭房企,也包括泰禾集團、陽光城等在內的閩系房企。此外,行業整合的焦點也從單純的土地并購升級到商業模式的轉變。
全面轉入并購擴張
手握成熟的“院子系”產品線IP,在資本市場開啟多元化融資渠道后,泰禾集團具備了“大魚吃小魚”和強強聯合的并購整合能力。2015年以來,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表示,不再搶高價地。
今年,泰禾集團更是全面轉入以收并購為主的階段,加大收并購力度。截至目前,泰禾集團今年新增項目25個,新增土地建筑面積848.19萬平方米,其中21個項目通過收并購的方式獲得,占新增土地建筑面積的85.65%,全面超過了去年全年收并購數量,土地獲取成本也得到較好的把控。
據統計,在泰禾今年收并購的21個項目中,有18個項目泰禾控股,占收并購總數的85.7 %,其中有9個項目泰禾100%控股。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泰禾集團今年新增的土地儲備多位于“強二線城市”,絕大多數項目都成功規避了土地市場過熱的風險。
據中泰證券表示,今年下半年,泰禾集團手握可售貨值超過900億元,預計下半年可實現快速去化。
值得關注的是,低成本獲取土地資源之外,提升毛利率,保證上市公司利潤收益也是泰禾集團衡量業績的重要指標。
多元化轉型現收獲
布局多元化業務,發力以房產為中心的服務業務,是泰禾集團轉型的方向之一。
經過近年的提早布局,泰禾集團在商業、醫療、教育、文化等領域均有涉獵,而不少泰禾集團的業主現在已經可以獲得公司多元化布局帶來的紅利。
據泰禾集團副總裁、泰禾北京公司總經理張晉元介紹,泰禾布局的多元化業務已經初見成果,近日,泰禾北京公司正式推出了“泰禾+”戰略。
據了解,“泰禾+”是泰禾基于當前城市生活發展的趨勢以及自身多元化產業布局,為解決業主生活痛點而推出的全新戰略,可一站式解決業主的醫療、教育、購物、社交、文化等全方位生活需求,而這些配套全部以“泰禾自持”方式運營。
在醫療板塊中,泰禾醫療已經打造了包括旗艦綜合醫院、??漆t院、健康管理中心及互聯網醫療等在內的完善的醫療體系,并通過與國內外領先的醫學資源合作,進行診療服務;在教育資源上,以國際學校、品牌連鎖幼兒園、社區教育服務綜合體為平臺,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構建專屬泰禾的智慧教育生態圈; 在文化板塊中, 以“院線+劇場”為突破口,推動泰禾文化產業鏈的延伸與多元化發展。
對此,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時代后,服務是房企未來的重要利潤來源之一,提早布局或許能率先獲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