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鄭州市建設路街道辦事處,對無主管小區的管理,很多工作還是落在辦事處和社區人員身上,但借助樓長和臨時協調委員會,一大批無主小區在管理時有了更好的抓手。
雨后,前進路50號院的地面依然很干凈,垃圾桶擺放有序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攝
河南商報記者 陳朋沖
在鄭州市建設路街道辦事處,對無主管小區的管理,很多工作還是落在辦事處和社區人員身上,但借助樓長和臨時協調委員會,一大批無主小區在管理時有了更好的抓手。
幾方合力下,許多曾經疏于管理的無主小區如今更干凈了,各項設施更完備了,居民生活起來也更舒心了。
【管理模式】
模式
臨時協調委員會
為小區義務干活
說起鄭州市中原區富田花園小區,建設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敖明成常會提到一個插曲:曾經換了5任物業。
敖明成說:“富田花園物業公司那邊,物業費常收不上來,老舊小區各種維護的事兒又多,慢慢的,入不敷出更明顯了,物業服務下降,小區業主更不買賬,雙方的矛盾越積越深。”
2006年,第一任物業撤離后,也有物業嘗試進入,但一摸底兒一打聽,直接就放棄了。
沒了物業的富田花園,業主回憶說,垃圾到處扔,蚊蠅亂飛,門口車輛堵得死死的,回小區就感覺窩心、難受。
2013年,經過小區業主推選后,成立了“業主臨時協調委員會”(簡稱“協調委”),七個人走馬“上任”,后來其中五個人堅持下來,一干就是五年多。
如今,富田花園的道路更潔凈了,綠化率提高了,車輛停放也更有序了……每家有啥物業維護的事兒,到“協調委”喊一聲就好。
小區一共210戶居民,物業費每平方米0.48元,一年滿打滿算不到20萬元,加上小區物業二樓出租,一年有幾萬塊,“這就是全部收入,每項都要摳著花,花到實處。”“協調委”負責人趙建新說。
“協調委”成員蘇秋菊回憶:“剛開始有業主不配合,說自從入住以來就沒交過物業費。還有人懷疑,‘你們這么熱心到底圖啥?’這幾年小區環境更好了,各項開支都貼出來公示,業主也就普遍認可了。”
家里人也不愿意讓蘇秋菊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面對家人的埋怨,蘇秋菊說:“如果我們都不管這活兒,小區又回到幾年前的樣子,誰愿意呢!”
模式
樓長制
主動進行義務勞動
前進路上有許多老小區,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成的。中心醫院社區黨委副書記張兵介紹,有的小區情況復雜,可能分屬于七八家單位的家屬樓,一遇到管理問題就沒有專人負責,成了事實上的無主小區。
例如前進路50號院和緊鄰的102號院,小區內違章建筑到處都是,車輛進出混亂,垃圾池不能及時清理。
幾十年來,物業也從未涉足。張兵介紹,兩個小區原本有1200多戶,前些年考慮過引入物業管理,但物業公司到實地一看,壓根就不愿意來。
這對建設路街道辦事處來說,無主小區的管理任務,又落到了辦事處和社區人員身上。
張兵介紹,平時遇到各種事兒,都是社區人員趕過來,清潔道路,綠化美化,拆除違章建筑,聯系清運公司清運垃圾等,“工作量很大,常常從白天忙到晚上。”
張兵向河南商報記者介紹,“樓長制”就是每棟樓、每個單元選出一位大家比較認可的人,日常能成為社區管理的補充。
樓長薛東仙負責一個單元,平時代收衛生費,協助社區人員入戶進行政策宣傳,收集居民的一些意見建議,日常見到不規范行為,進行及時制止,等等。這幾年隨著鄭州市多項工作下沉,樓長承擔的任務也更重了。
很多樓長都說,自己被選為樓長時,也是抱著為大家服務的態度,希望讓自己所在的單元能更有序一點,時間長了,慢慢成一種責任了。
“對無主小區的管理,樓長成了我們的編外力量。”張兵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樓長們是義務勞動,沒有工資,有的樓長干了幾年后辭職了,有的堅持很多年。
【解決辦法】
需辦事處和社區支持
趙建新舉例,前些年一些業主對“協調委”有情緒,認為就是一個簡單的小機構,平時管得寬,遇到一些支出項目,常常不同意,“協調委”成員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時遇冷臉,一些成員很委屈,心生退意。這時,辦事處和社區召集一些業主開會,反復給大家做工作,消除大家的疑惑。慢慢的,“協調委”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
同樣,在更多的無主小區,樓長開展工作時也有不少阻力。張兵說,一些樓長收衛生費時,有的業主推托著不愿意交;有業主家的油煙亂排放,樓長制止時對方不理睬,“樓長的工作也很難做,一些樓長慢慢地就不愿干了。”
這時候,辦事處和社區人員就和樓長一道,和他們一起前去做工作,讓樓長們感覺有人支持著,心里也更暖了。
引入物業管理
無主小區引入第三方物業管理,是轄區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共同的希望。
敖明成說,他和物業公司溝通時,對方稱,要先做評估,看適不適合入駐,結果最后常常談不攏。
敖明成分析:“問題主要在于,一是有沒有政策支持,二是有沒有相應的補貼。”比如,物業公司最顧慮的是投入遠超過收益時,收益的差額部分,如何進行彌補;無主小區的基礎設施較差,人員相對較雜,小區內各項設施的維護成本過高,物業費不易收取,工作難度大。
如何讓物業公司感覺到“值得來”,也成了轄區辦事處和社區頭疼的事兒。
敖明成透露,今年以來,中原區相關部門已經專門討論過無主小區引入物業管理的事項,說明這個問題已經引起越來越多的重視,接下來進展如何,還需要各方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