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段時間房企密集發布半年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發布半年報的上市公司有近90家,港股近10家,A股78家。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劉麗琴)近段時間房企密集發布半年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發布半年報的上市公司有近90家,港股近10家,A股78家。78家A股上市房地產公司合計營收2940.7億元,凈利潤達到了341.3億元,凈利潤率達到了11.6%。過去三年,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凈利潤率已連續三年僅為“個位數”,而今年上半年利潤率則再次沖上“雙位數”。從房企數據表現看,超過七成企業的凈利潤明顯上漲。
平均凈利潤率上“雙位數”
中海上半年房地產合約銷售總額為1273.2億港元,同比上升33.7%。碧桂園今年前6月共實現合約銷售額約人民幣2889.1億元,合約銷售面積約3226萬平方米,同比分別顯著增長131.0%和106.3%。招商蛇口今年前6月實現簽約銷售額537億元,同比增長74%,簽約銷售面積288萬平方米,同比增加48%。中國建筑上半年實現合約銷售額1223億元,同比增長49.9%。萬科上半年實現銷售金額2771.8億元,同比增長45.8%;實現營業收入698.1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億元,同比增長36.5%。
此外,保利置業中期盈利6.29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973.1%;瑞安房地產半年營收增185%至102億元,毛利率43%;遠洋集團中期溢利26.68億元,營業額同比升85%;富力上半年純利24.8億元,提升全年協議銷售目標至800億元;龍湖地產上半年營業額186億元;融創中國半年毛利同比增80%。
全憑去年業績結轉造就
為何在嚴厲調控的背景下,房地產行業數據依然出現全面上行的局面?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雖然今年樓市持續調控是主調,但市場的影響在二季度末才出現,疊加上2016年末的結轉,所以大部分房企依然收獲了史上最豐盛的“半年盛宴”。從市場看,雖然調控抑制了部分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但從全國看,整體市場依然同比上漲。由于2015年、2016 年的銷售火爆,市場主要房企可結算貨值充沛,業績較為穩健。
強者恒強 行業集中度更高
從已公布業績預告的房企來看,預虧的均為轉型或者中小型房企,以房地產為主業的房企業績均為正增長。房地產行業內的整合也更加明顯,行業集中度更高,大房企在這場游戲規則變化的角逐中顯然更具優勢。
但業內人士表示,下半年行業并不樂觀。從市場走勢看,隨著一二線城市的調控收緊,預計房企在下半年的數據會有明顯的回落。大部分房企都在2016年拿了比較高價的地,與此同時,各種融資渠道壓力逐漸增加,很多房企的資金鏈出現緊張,在銷售持續放緩的情況下,2018年上半年房企的風險可能加大。
業績發布
恒大:上半年合約銷售2441億元,凈利潤率12.3%,同比升4.2%
8月28日,恒大發布中期業績,今年上半年,完成合約銷售2441億元,凈利潤率12.3%,同比上升4.2%。但并不仿效其他“千億房企”上調銷售目標。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夏海鈞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恒大回歸A股受到市場高度關注,合共兩輪戰略投資已引進700億元,下半年計劃引入第三輪戰略投資,預計引入300億~500億元,這一輪引入完成后,將正式提交上市申請。
根據恒大中期業績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恒大總資產為14929億元,比2016年年底增加10.5%;總借貸6735億元,較2016年年底增加3.9%,現金余額2699億元,較2016年年底減少11.3%。根據恒大的戰略構想,該集團將從規模型發展轉變為“規模+效益”發展,凈負債率力爭從目前的240%逐年下降,爭取在2020年6月末凈負債率降至70%左右,并在未來長期維持這一水平。
恒大地產的產品主要分為以下三種:恒大華府,為高端住宅產品,占比5%左右;其次是占比七成多的“剛需”和改善型產品,以恒大綠洲、恒大雅苑或恒大城命名;此外,恒大金碧天下占比兩成多,為旅游地產產品。恒大的核心業務利潤為273.0億元,較2016年同期上升249.6%,核心業務利潤率為14.5%,較2016年同期上升5.6個百分點。
綠地:滬港兩地上市公司均交出靚麗成績單
8月25日和29日,綠地在上海和香港上市的兩個企業分別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業績,兩家上市房企均交出一份靚麗的成績單。綠地上海實現營業收入1260億元,凈利潤62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6.62%和30.80%。綠地香港上半年實現合約銷售金額162.5億元,同比增幅77%;銷售面積128萬平方米,增長85%。下半年,綠地將契合國家政策,在特色小鎮、產業地產和長租公寓三個方面發力。至于土地布局,將著眼在長三角、珠三角區域收購優質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