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鄭州大核心片區的建設中,鄭州高新區承擔了不少任務。今年以來,鄭州高新區在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河南商報記者 陳朋沖
在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鄭州大核心片區的建設中,鄭州高新區承擔了不少任務。今年以來,鄭州高新區在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實效?年底前,還有多少工作要完成?
昨天的鄭州高新區領導干部會議上,給出了答案。
【成績】
上半年2800件專利被授權
人才建設位列全市第一
今年以來,圍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在自主創新方面高新區開展了不少工作,也有不少成績。
比如,在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方面,上半年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17家,創新龍頭企業30家。專利申請量5977件,同比增長86%;專利授權量2800件,同比增長63%;發明專利授權量517件,同比增長52.9%。
人才建設方面,36個人才(團隊)通過 “智匯鄭州·1125聚才計劃”專家評審入圍實地考察環節,占全市的26%,繼續位列全市第一。第十三批國家“千人計劃”中,鄭州市僅有一位入選,就在高新區,同時全區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已達7個。
在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方面,高新區這方面的增速達到10.5%,同時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了78%,引人關注。
【計劃】
自創區怎么建
年底前要完成規劃
年底前,在創新、開放,營造創新和創業生態方面,高新區首先是要做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謀劃。
比如盡快完成《鄭州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規劃》和《關于加快推進鄭州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的出臺,全力抓好《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17年度創新引領型企業專項行動計劃》等四個專項行動計劃的落實。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上述相關文件均涉及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尤其是鄭州大核心片區的建設中,高新區要承擔的任務。
此外,年底前的任務中,還提到比如要力爭全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累計達到1200家以上;加強與機構院校的合作洽談,最終打造全國知名的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的電商交易平臺。在知識產權優勢方面,全年專利申請量突破11000件,繼續保持全市全省領先水平。
【分析】
建設自主創新示范區
高新區的優劣勢
對于高新區在自主創新方面的優勢和劣勢,鄭州高新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主任王新亭分析,第一個優勢主要在于孵化培育能力,在全國高新區當中是領先的。第二個優勢,就是區內的知識產權的工作,基礎非常扎實。全區萬人擁有發明專利超過了90件,在全國非常領先。第三,上市和掛牌助推方面,構建了比較好的能力和氛圍,在全省領先。第四,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端人才密集,人才、科技優勢明顯。
劣勢方面,比如主導產業不突出,以主導的電子信息產業為例,在GDP中的比重仍然不高??苿撴湶煌暾瑖@每一個產業研發的鏈條零星分布。圍繞著產業鏈和科創鏈的發展,金融生態或者金融鏈條不完整。
【方向】
著力“四鏈一城”
吸收外地好經驗
在分析完優劣勢之后,對于圍繞著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尤其是鄭州片區核心區該怎么做,高新區也針對性地初步梳理出了一個“四鏈一城”的著力方向。
對于在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鄭州大核心片區的建設中,鄭州高新區作為核心區承擔的責任,王新亭有這樣一番陳述。
概括地說,高新區應該在三方面著手,第一是積累經驗,尤其是在自主創新方面,把自己的事干好。第二是核心帶動,不僅把自己的事干好,還要帶著兄弟姐妹一起把工作做好,對其他區域形成輻射。第三是形成示范,可供學習、借鑒,促進其他區域發展。
“四鏈一城”,就是要圍繞產業鏈,布局科創鏈,完善金融鏈,強化政策鏈,高標準建設中原智慧谷,聚焦智慧產業,服務全市五大戰略產業,著力打造更加宜創、宜業、宜居的智慧新城。
河南商報記者還了解到,近日,鄭州高新區管委會相關領導還將趕往合肥、蘇州、成都、武漢的高新區,學習好的經驗做法,為鄭州市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提供更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