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到2020年,基本形成交通物流發展新體系;“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和“兩環多放射”高速公路網全面建成,基本實現所有縣(市)通高速。
到2020年,基本形成交通物流發展新體系;“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和“兩環多放射”高速公路網全面建成,基本實現所有縣(市)通高速;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綜合物流企業集團和物流服務品牌……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鄭州市推動交通物流融合發展工作方案》,為推動交通物流融合發展,我市多方發力。
三年后高速公路網全面建成
按照《方案》,到2020年,我市基本形成設施一體銜接、信息互聯互通、市場公平有序、運行安全高效的交通物流發展新體系。交通與物流各環節瓶頸制約基本消除,運行效率大幅提高,物流成本明顯降低,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效率顯著提升。
現代交通物流網絡體系更加完善。通達全球主要樞紐機場的國際貨運航線更加完善;“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和“兩環多放射”高速公路網全面建成,基本實現所有縣(市)通高速;建成一批現代化綜合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和城市配送中心。
交通物流運營組織水平顯著提升。物流的社會化、專業化、標準化、集裝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一單制”運輸制度基本建立;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運輸方式應用更加廣泛,多式聯運比率穩步提升,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比重明顯提高,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綜合物流企業集團和物流服務品牌,運輸空駛率明顯下降。
全面建成“米”字形高速鐵路網
如何完善交通物流網絡?《方案》提到,要以綜合交通物流樞紐、航空網、鐵路網、高等級公路網為重點,統籌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布局合理、覆蓋廣泛、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交通物流網絡體系。
強化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門戶功能,引進國際貨運航空公司,加密北美、歐盟航線,串聯日韓、東南亞航線,開辟澳大利亞、南美航線,拓展西亞、俄羅斯航線,在鞏固盧森堡、芝加哥航線網絡優勢的基礎上,構建聯通孟菲斯、安克雷奇、法蘭克福、仁川、迪拜等全球主要貨運機場的空中通道。到2020年,鄭州機場國際貨運航線達到40條(含加密和中轉航線),通航點達35個,力爭機場全年貨郵吞吐量達到70萬噸。
依托國家陸橋通道,向東開通連接青島、連云港、日照、天津、上海等沿海港口群的五定(定點、定線、定車次、定時、定價)班列,向西開辟加密鄭州—土耳其—盧森堡、鄭州—漢堡等中歐班列(鄭州)線路,增加俄羅斯、白俄羅斯、北歐等境外集疏網點。到2020年,中歐班列(鄭州)實現每日往返對開各一班,形成貫通歐亞主要經濟體的國際物流通道。
與此同時,全面建成“米”字形高速鐵路網,積極發展高鐵貨運列車,打造聯通全國主要經濟區域的4小時快遞物流通道。打通省級公路市際斷頭路,實施干線公路瓶頸擁堵路段升級改造,構建聯通四面、輻射八方的大能力貨運通道。
建立“一單制”便捷運輸制度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建立以“一單制”為核心的便捷運輸制度,強化交通、倉儲、裝卸等環節對接,推進單證單據、設施設備、組織流程等標準化,實現一站托運、一次收費、一單到底,力爭在鄭州國際陸港集裝箱鐵海聯運、公鐵聯運領域率先實現“一單制”運輸。
全面推行貨物電子標簽制度,對整箱、整車等標準化貨物單元統一賦碼,推進全鏈條對接、全過程追蹤。依托河南電子口岸平臺,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動通關模式由關檢合作“三個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向 “三互” (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轉變,不斷完善快速通關便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