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邊是市場回暖,另一邊是政策收緊,一“揚”一“抑”之間,鄭州樓市未來走勢何去何從?記者3月20日采訪相關專家尋找答案。
近日,鄭州樓市因1、2月份銷售額同比大增和“限購新政”發布而備受關注。
一邊是市場回暖,另一邊是政策收緊,一“揚”一“抑”之間,鄭州樓市未來走勢何去何從?記者3月20日采訪相關專家尋找答案。
調控政策連續升級
根據鄭州市房管局去年12月發布的政策,非鄭州戶籍居民家庭在限購區域內購買住房,需要提供在鄭近3年連續24個月以上(含24個月)繳納個稅或社保證明,才具備購房資格。
3月17日晚,鄭州市房管局官方網站發布通知,進一步“收緊”非鄭州戶籍家庭在鄭購房的政策:凡屬補繳且補繳日期在2017年3月17日之后的社會保險證明、個人所得稅完稅憑證,不再作為購房的有效憑證。
限購新政另有備注詳解:鄭州戶籍在限購區域最多只能購買兩套住宅,在非限購區域可買多套,商業(商鋪、公寓、寫字樓)不受限制;鄭州戶籍包含滎陽、上街等各縣(市)及鄭州市各區;限購區域是指金水區、鄭東新區、高新區、中原區、惠濟區、經開區、航空港區、管城區、二七區;未在限購區域均為非限購區域。
自2016年9月起,鄭州樓市政策幾經調整、連續升級——從“鄭九條”到“限貸限購”,再到將大戶型納入其中并認房又認貸,直至本次的“深夜新政”,樓市調控已然成為最受百姓關注的焦點。
樓市出現“小陽春”
來自鄭州市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鄭州房地產完成投資208.1億元,同比增長33.7%,比去年同期提高16.2個百分點。房地產銷售增勢不減,1至2月,鄭州商品房銷售面積17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6.8%;銷售金額160億元,同比增長73%,呈現出強勁的“小陽春”勢頭。
鄭州市住宅與房地產協會秘書長葉琦分析說,鄭州樓市之所以出現“小陽春”現象,一方面說明市場有剛需,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到,正是由于鄭州獲得了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多個國家戰略的支撐,才會讓購房者有信心,為樓市增加了熱度。
樓市未來走勢看“穩”
面對今年1、2月份的銷售數據,不少市民擔心:鄭州樓市是否還會出現2016年7至9月的“瘋狂”一幕呢?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社認為,近期國內很多城市密集發布樓市調控新政,與開年之后房地產市場明顯回暖有關。鄭州的政策相對溫和,在短期內供給沒有明顯放大的時候,嚴控市場需求,對未來一段時間樓市的相對穩定將起到一定作用。
“‘小陽春’僅是一個表象,政策調控的效果一般要在一個季度以后才能逐步顯現。”葉琦認為,在政府調控的影響下,鄭州樓市將呈現穩步發展走勢,會出現放緩式的漲幅,而短期內,曾經的“瘋狂”樓市將很難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