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2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人們終于找到了關于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表述。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將帶給鄭州怎樣的機遇?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將帶給鄭州怎樣的機遇
12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人們終于找到了關于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表述。
但,這里頭,也只有一句話:“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那么這句話該如何解讀?“支持建設”究竟意味著什么?如何理解國家對于鄭州的新定位?是不是如人們之前理解的那樣,“鄭州市已經正式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
對此,中國(河南)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喻新安說,這實際上已經明確,國家賦予了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職責和定位。
【對規劃的理解】
繼成都之后新定位的國家中心城市
在《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簡稱《規劃》)第六章第二節中,對于中部的重要城市,國務院均賦予了新的發展目標。
“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強化長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會城市地位,增強要素集聚、科技創新和服務功能,提升現代化和國際化水平。繼續做大做強洛陽、宜昌、蕪湖、贛州、岳陽等區域性中心城市……充分發揮中小城市的資源優勢。”
關于鄭州與“國家中心城市”的表述,也就僅此一句,該如何解讀?
喻新安說,這實際上已經說明,國家賦予了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職責、定位和發展目標。這可以聯系下文進行理解,《規劃》其實已經將中部6個省會城市作了區分,武漢和鄭州之外,長沙、合肥、南昌、太原,仍然是“省會城市地位”,洛陽等城市,則是區域性中心城市。
而在此之前,很多人都知道,國務院批復的武漢和鄭州各自的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中,武漢的定位是“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鄭州的定位則是“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也就是說,多了“重要”兩個字,鄭州的城市定位實際上略低于武漢,這兩個字,也一直是鄭州人“心頭的痛”。此次,兩個喜歡作比較的城市,一道向“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邁進。
其實,在武漢和鄭州之前,國家對于西南重鎮成都的定位,也基本上是做了類似的表述。今年5月份發布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中,對于成都是這樣表述的:“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到2030年,重慶、成都等國家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將明顯增強。”
更早的國家中心城市,普遍認為是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和重慶。2010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確定這5座城市為國家中心城市。只是,這個規劃的完整版,很多人試圖查找,卻始終查找不到。
按照這個公開的說法,也就意味著,武漢、鄭州是繼五大中心城市及成都之后,最新被賦予國家中心城市職責的城市。
鄭州是撐得起這個定位的
喻新安說,這無疑是又一項重大利好。我們應該站在中原城市群里看鄭州,從國家級城市群的定位來看鄭州,中原城市群是國家級城市群,不是區域性城市群。國家希望,中原城市群要和長江中游城市帶南北呼應,共同促進中部發展。而國家級城市群需要由國家級中心城市來帶隊。而且,已經通過的中原經濟區、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河南自貿區等多個戰略, 也都是以鄭州為中心來批的,所以鄭州是撐得起這個定位的。這將進一步提升鄭州的開放度、科技實力和國際化水平,提升其在國家戰略布局當中的戰略優勢,其戰略地位將更加凸顯。
【對城市的影響】
可以名正言順地說鄭州是“二線城市”了
躋身國家中心城市行列,對于鄭州城市地位的提升是非常顯著的。
“以前說不清鄭州是二線城市還是三線城市,此次躋身國家中心城市行列,可以名正言順地說,鄭州是二線城市。”河南省社科院院長張占倉說。
國家中心城市是中國融入全球化、全方位參與國際競爭的核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對國內的戰略資源、高端生產要素配置,如國企(央企)總部、民企總部及地區分布、研發部門等戰略選址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張占倉表示,如果鄭州需要爭取國家資源或是政策支持,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將會非常有利。
定位國家中心城市后,城市的框架還會進一步拉大,對于周邊人口的吸引力還會增加,因此,對鄭州的房地產市場來說也將是重大利好。
會倒逼鄭州
提升規模、規劃和管理水平
河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認為,鄭州如果有了“國家中心城市”這塊牌子,一方面,對鄭州下一步的發展意義很大,比如在招商引資方面,對外商,對省外資本都會進一步提高吸引力,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對城市規模的提升擴大方面,也會有幫助,對提升鄭州在全國和全球的影響力,也將起到提升和推動作用。另一方面,這也將倒逼鄭州在發展規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形態上,按更高的要求去推動,也倒逼鄭州市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對市民的影響】
受益的肯定是老百姓
國家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對鄭州市民有啥好處?
喻新安說,國家中心城市的確立,肯定會帶來這個地區更大的繁榮。第一,國際國內的投資將更青睞于這個區域,投資的發展就會帶來經濟的繁榮。第二,意味著鄭州的國際化水平也將提高,帶來更多的人流、物流。第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意味著對城市品質有了更高要求,受益的也是老百姓;當然,也意味著就業崗位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此外,對生態和環境的要求也更高。這些,都和老百姓息息相關。
房價在一定范圍內看漲
之前已經通過的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河南自貿區戰略,現實中已經對鄭州的樓市產生影響,對相關區域的房價形成漲價預期。此次賦予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職責,又影響幾何?
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在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劉美平看來,在一定范圍內一定是看漲預期。因為,產業集聚、城市化進程與人口集聚都是同步的,鄭州也將持續保持人口凈流入態勢,剛需存在,大于供給。不過,對于房地產市場,國家也在加大調控力度和完善調控措施,樓市應該還是一個健康平穩的增長態勢。
【對企業的影響】
將為河南企業帶來新機遇
谷建全認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對企業也有很大的價值。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意味著鄭州未來在經濟上的輻射半徑更大,對于企業開拓市場,將起到很大作用。國家中心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大更強,其集聚能力也必然加大,企業的外部經營環境也會得到很大改善,企業要集聚人才、資金等要素,將更具優勢,手段和平臺將更豐富。
喻新安提及,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對我們的企業發展將帶來新的機遇。這包括:發揮“區位+樞紐”比較優勢,聚集更多優質資源要素,提升城市品位,建設國際性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樞紐,構筑競爭新優勢,堅持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等,都將為企業發展提供機遇。此外,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也將為鄭州的廣大小微企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加快小微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