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鄭州市政府對外發布的《2016年鄭州市民生“十件實事”》中提到,政府計劃投入資金8.25億元,全面啟動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奧體中心、文博藝術中心、市民活動中心、現代傳媒中心等“四個中心”建設。
鄭州市政府對外發布的《2016年鄭州市民生“十件實事”》中提到,政府計劃投入資金8.25億元,全面啟動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奧體中心、文博藝術中心、市民活動中心、現代傳媒中心等“四個中心”建設。近日,記者先后走進了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的多處工地打探,發現“四個中心”地下環廊多已建成封頂,但地面建筑尚未開建。
“四個中心”正在進行地面下的施工
12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中原路與富民路交叉口南側的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文博藝術中心的施工工地,發現工人們正在進行文博大道地下廊道的施工。工地施工負責人邵全國說,他們是今年8月24日開始進場施工的,負責文博大道地下隧道的建設,目前已經建成700米長。文博大道是一條地下兩層道路,其中個別路段,要建地下三層管廊和地下四層地鐵線,深度最高可達到地下36米。由于地下的施工未結束,整個文博中心的美術檔案史志館、博物館、大劇院等地面以上建筑,目前尚未開建。
在現代傳媒中心工地,記者發現按照規劃設計要建演播大廳、廣電中心的地方,目前還是一塊空地,地面上蓋著黑色的防塵網,不見施工跡象。在旁邊的工地,施工人員已經把工地四周用藍色的圍擋圍住,施工車輛正在挖地基。現場的施工負責人說,由于這里以前的地面建筑物和附屬物剛清理完畢,施工單位正在進行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記者走進市民活動中心工地時,工人們正在地基坑內施工。工程師張建成指著北側一處挖好的地基坑介紹,這里將建一個大型的市民廣場,廣場面積比兩個博物館還要大。
在奧體中心工地,十余臺大型的工程車和上百名工人,正在地基坑內緊張施工。記者發現,地基坑的四周,已用水泥打上了護坡。施工人員說,整個奧體中心項目,計劃在2018年底建設完畢。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鄭州市市民公共服務中心的主要通道市民大道建設施工工地。發現這里的地下環廊已基本建成,并封頂。只有東側的隧道出口處,幾十名工人在做最后的封頂收尾工作。
據了解,鄭州市市民公共服務中心的核心區,計劃于2017年12月31日竣工。
核心區設計依南水北調總干渠一分為二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四個中心”項目,位于西三環與西四環之間,南水北調總干渠和中原西路南北兩側,具體范圍北至鄭上路,東至凱旋路,南至隴海路,西至西四環,面積約23.5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總用地面積約6平方公里。
早在2012年,市規劃局已編制完成《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整體城市設計》。其中,核心區設計依南水北調總干渠一分為二。南水北調以北為北核心區,占地約3.2平方公里,總建筑量約272萬平方米,北核心區包括市民廣場、市民中心、會議中心和市民公園,突出“九州方城、內外雙城”的設計理念。
南水北調以南為南核心區,占地約2.8平方公里,總建筑量約269萬平方米,包括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四個中心”及文化創新園區。其中“四個中心”占地約1.52平方公里,東西2800米,南北570米,自西向東分別規劃為奧體中心、文博藝術中心、市民活動中心和現代傳媒中心。
該區域一期地上建筑總規模約75萬平方米,包含奧體中心“一場兩館”、美術檔案史志館、博物館、大劇院、市民活動中心、演播大廳、廣電中心、報業大廈等15個項目。
現代傳媒中心規劃有280米的超高層地標建筑,與軸線西部的奧體中心體育場成高低呼應態勢。“四個中心”區域內規劃有東西長2公里、南北寬60米的帶狀公共綠地,及4.9公里長的地下交通環廊、約3.1公里長的地下管廊,將“四個中心”區域地上地下功能空間串聯為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