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鄭州市不動產登記經歷數十日“腸梗阻”后,鄭州市不動產登記中也想出多種辦法疏通,比如設立分中心增加業務辦理者選擇,從排隊預約到微信預約等。
鄭州市不動產登記經歷數十日“腸梗阻”后,鄭州市不動產登記中也想出多種辦法疏通,比如設立分中心增加業務辦理者選擇,從排隊預約到微信預約等。
11月29日、30日,記者走訪了鄭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管城回族區分中心發現,為完成微信預約,有的老人跑了三四趟,才弄明白微信預約是咋回事。
為辦銀行抵押 七旬大爺現場學微信
11月30日上午9點,鄭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管城回族區分中心大廳外就排起了長隊。
“你把用我身份證登錄的預約注銷了,不然我沒辦法在微信上預約。”李大爺坐在鄭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管城回族區分中心大廳門外的長椅上,給幫他預約的親戚打電話。
前幾天第一次來預約時,工作人員告訴他只能用微信,可李大爺手機里面根本就沒有安裝微信,然后工作人員讓他去東大街的國土窗口排隊預約。但那里只有兩個辦事窗口,一天僅能受理30個左右預約號。11月下旬過去排隊,預約到了2017年1月9日的號。
李大爺嫌等的時間太長,后來一問鄭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管城回族區分中心這邊一天可以辦理100多個號。而且凡是微信完成預約者,即便日期靠后,也可以申請提前辦理。
等不及的李大爺,又來到塔灣路不動產登記分中心,學如何用手機微信預約。
“我寧愿起早點來排隊。”轉了半天,對如何搶號還是一知半解的李大爺,對為何只能微信預約表示不解,搖著頭站在大廳里面,看著約到號正在辦理業務的年輕人一臉的無奈。
大媽跑了三趟 才明白微信預約流程
王阿姨很著急,她想把房子在銀行做個抵押,但房子在女兒的名下,女兒現在人又在北京上班。可50多歲的王阿姨,對微信關注公眾號,申請預約的程序根本就不懂。
“這個怎么關注啊,女兒怎么在微信上預約啊?”站在管城回族區分中心自助機前,無所適從。管城回族區不動產登記分中心的工作人員給她解釋了好幾遍之后,她才明白,必須用女兒的身份證信息申請,然后本人過來辦理才可以。
“我都來三趟了,還沒弄明白在這里預約是怎么回事,今天一定要搞明白。”一會兒去大廳門外貼有通知的告示板前研究,一會兒來到柜臺前看別人咨詢,自己認認真真地記下。辦事大廳里暖氣很足,走來走去的王阿姨一會兒就已滿頭大汗。
“在屋里面越急越熱,還好搞明白了。”在大廳里待了一個多小時,大概明白了辦事流程的王阿姨說,問了好幾個人,這趟也算沒白來。從大廳出來后,王阿姨開始給女兒打電話。
業務辦理不給力 仍難解供需矛盾
11月30日上午9點25分,記者嘗試用手機微信進入國土局系統申請預約。剛開始進入系統很順利,11月30日至12月30日中允許預約的工作日內,80%以上的日期上還是顯示“可約”。但在9點29分,記者再次點開預約頁面,已經打不開預約受理業務網頁。一直到9點48分才再次進去,但所有日期下除了“滿”字,就是“休”或“×”。
鄭州市不動產登記自實施伊始就因“腸梗阻”飽受詬病,鄭州市不動產登記中也想了很多辦法疏通。管城區推出微信預約的初衷就是為了嚴打“黃牛”。
但業內人士指出,這只是從受理環節入手,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辦理人數多而受理窗口少的矛盾。一味地微信預約,會讓玩不轉微信的人群失去平等預約的機會,雖然開辟了兩個窗口排隊約號,但同樣是業務消化能力不足,導致隊伍越排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