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繼鄭州市劉莊、廟李及陳寨之后,位于鄭州北環的張家村也將開拆了。據悉,這也是城中村集中的鄭州市金水區城區內最后一個將要拆遷改造的城中村。
繼鄭州市劉莊、廟李及陳寨之后,位于鄭州北環的張家村也將開拆了。據悉,這也是城中村集中的鄭州市金水區城區內最后一個將要拆遷改造的城中村。記者了解到,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前有望全部完成城中村改造計劃,鄭州四環內將再無城中村。□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記者 米方杰/文 沈翔/圖
下月中旬后 鄭州金水區張家村也將開拆
11月22日,今年入冬后的首場雪覆蓋了整個鄭州,陳冬很早就起床了,簡單洗漱后,他就開始忙著在網上搜索出租房信息,因為再過半個月,陳冬租住的張家村就要拆遷了。
此前一天,張家村將要拆遷的消息就已經傳開。
據悉,按照計劃,2016年11月21日至11月25日為入戶宣傳及動員階段,11月26日至12月10日為簽訂協議及搬遷階段,12月11日以后,就將進入房屋拆除及垃圾清運階段。
1993年出生的陳冬去年從鄭州一所大學畢業后,和他的很多同學一樣選擇留在鄭州工作,成為一名鄭漂,最初他租住在廟李,去年年底廟李面臨拆遷,他就搬到了張家村。“我還有倆大學同學也住在張家村,我們準備合租,找一個小區兩室或者三室的房子,房租均攤一下,每個人得八九百塊錢,比這邊房租要貴點兒,但環境比在城中村好得多。”
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少租住在張家村的鄭漂都和陳冬一樣,已開始忙著尋找新的住處。
這是金水區最后一個城中村
位于鄭州市三環以北、四環以南的金水區北部區域此前曾分布著陳寨、廟李、劉莊、邵莊、高皇寨、沙門、柳林等多個城中村,這里多年之前就成為鄭漂集中地之一。
記者從鄭州市金水區豐慶路街道辦事處了解到,張家村目前已經成為金水區最后一個城中村。
“目前,國基路街道轄區7個村均已實現搬遷工作的大頭兒落地。其中,路砦安置房建設部分樓體已封頂,楊君劉村安置房建設已全面啟動。”金水區國基路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期杓袁村的安置房建設也將全面開工。
“實施張家村城中村改造是加快鄭州北部城區發展的必然要求。”豐慶路街道辦事處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張家村城中村改造項目搬遷補償安置方案已討論確定,搬遷時間節點已經明確,當前正在進行張家村拆遷改造的宣傳動員工作。
記者留意到,根據金水區張家村城中村及片區改造項目指揮部發布的公告,在12月10日前簽訂協議并搬空房屋的,將給予搬遷獎勵7萬元。
年底前鄭州四環內將再無城中村
從2003年的金水區西史趙村開始,鄭州開始了城中村改造征程。十幾年過去了,環顧鄭州市內的城中村,已所剩不多。
如今,在最新版的鄭州地圖上,西史趙村已經被“普羅旺世”替代,而小李莊、燕莊、西關虎屯等,也一躍成為鄭州的商業新地標,分別變身為升龍國際中心、曼哈頓、鄭州國貿中心。而小杜莊、南陽寨一期、崗杜等則華麗轉身為鄭州高檔小區典范。
鄭州市城鎮辦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1月,“十二五”期間,鄭州市四個開發區、六個城市區及縣城、產業集聚區、組團新區規劃區范圍內,共啟動拆遷村莊627個,動遷175.65萬人,鄭州全域范圍內保持著每年拆遷100多個村的進度。其中,中心城區(圍合區域內和航空港區107國道以西)的476個村莊,已完成拆遷改造城中村383個,占總數的八成。
據鄭州市政府相關人士介紹,目前,鄭州城中村拆遷改造已經進入掃尾階段,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前,四環內將再無城中村,鄭州市區將告別城中村,實現全域城鎮化。
記者了解到,今后,鄭州大規模拆遷將告一段落。未來五年,鄭州將轉向“以建為主、提升品質、擴大成效”上。鄭州目前有近百萬待回遷民眾,計劃2018年底前全市八成以上拆遷民眾實現回遷安置。預計2020年,現有城鎮棚戶區、工礦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基本實現。“十三五”末,鄭州再無城中村。
■延伸閱讀
鄭州將建47個城中村安置區
年底前實現26個安置區回遷
根據鄭州市政府此前發布的消息,年底前鄭州將啟動47個安置區的樁基施工:
中原區17個:白寨、廟王、馬莊、須水安置區、趙坡、西崗(鄭上路以北)、鐵爐、趙仙垌、西石羊寺、段莊、馮灣、郭廠、道李、郭閆莊、后河盧、西十里鋪、柿園;
二七區7個:紅花寺、墳上、兌周、馬寨、上閆垌、水磨、尖崗;
金水區11個:姜砦、大鋪、馬李莊、楊君劉、杓袁、廟李、王府墳、沙口、押砦、黃家庵、城北路打通及棚戶區改造項目;
管城回族區3個:郎莊、野曹、南小李莊;
惠濟區9個:張砦、老鴉陳、雙橋、杜莊、賈河、胖莊、弓寨宋莊、鐵爐寨、張定邦嶺軍峪。
同時,根據計劃,年底前,鄭州實現26個安置區回遷:
中原區5個:東陳伍寨、南陳伍寨二期、后牛莊、桐樹王、朱屯一期;
二七區6個:馮莊二期、齊禮閻二期、高砦、劉胡垌一期、濱河花園一期、焦家門交通路;
金水區6個:白廟、聶莊、新莊一期、姚砦、崗杜、黑朱莊;
惠濟區5個:劉砦、下坡楊一期、木馬一期、王崗、毛莊;
上街區4個:鎮區改造、夏侯一組、金屏社區、馮溝方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