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市第四中學校長劉長銘表示,“家長與其花‘天價’購買學區房,不如把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放在如何改進家庭教育的質量上。”
作為對人的一生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家庭教育被形容為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近日,全國婦聯等9部門共同印發《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應城鄉發展、滿足家長和兒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明確了提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專業化水平、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設等重點任務。
【現象一】家庭教育是不是就是讓孩子好好學習?
在不少家長眼中,教育首先是孩子的智力開發和文化學習。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市第四中學校長劉長銘表示,“家長與其花‘天價’購買學區房,不如把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放在如何改進家庭教育的質量上。”
【規劃】注重突出家庭道德教育內容。注重對家長和兒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誠信教育、孝敬教育、勤儉節約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現象二】養育孩子是不是交給老人就夠了?
11月9日,民政部宣布,經過精準摸排發現,目前不滿十六周歲的農村留守兒童數量為902萬人,其中有36萬人處于無人監護狀態。在城市里,由于父母工作繁忙而不得不由祖輩照顧的孩子也不在少數。
【規劃】城鄉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要注重建立家庭指導服務綜合信息平臺或臺賬,及時掌握兒童家庭監護情況、成長發展狀況等,重點摸排所轄社區留守、流動、貧困、重病、重殘等特殊困境兒童家庭情況,逐步建立登記報告制度,并依托駐區(村)專業社會工作者、“五老”隊伍、兒童福利督導員等,為他們開展常態化的、專業化的家庭支持服務以及所需的轉介服務。
【現象三】早期家庭教育是不是就是提早學知識?
本該身心智力得到均衡發展的童年,卻消耗在機械的知識灌輸中,失去了早期教育本來的意義。
【規劃】加強兒童早期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充分發揮各類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作用,開展兒童早期家庭教育知識宣傳普及。鼓勵婦幼保健機構、幼兒園面向社區和家庭開展兒童早期家庭教育服務與指導,探索建立兒童早期發展社區家庭支持模式。
【現象四】教育孩子是不是僅僅是家事?
專家指出,作為孩子天然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就是一本無字的教科書。西方發達國家普遍把促進家庭教育健康發展視為政府的責任和義務,一些國家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或成立“家庭問題委員會”等形式,建立了完備的家庭教育體系。
【規劃】幫助家長全面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系統掌握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和方法,時時處處用正確行動、正確思想、正確方法教育引導孩子。
推進家庭教育立法進程。圍繞家庭教育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實施家庭教育政策措施,有效解決家庭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推動家庭教育工作科學規范發展。
■讀一送一
未來五年我國城市中 九成學校將建家長學校
近日,全國婦聯聯合教育部等部門共同印發《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規劃提出,鞏固發展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陣地。在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建立家長學校,城市學校建校率達到90%,農村學校達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