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業內人士預測,鄭州近期地王頻出,從現有樓面價估算,加上其他成本及市場因素影響,該地塊未來新房售價或將達到1.8萬~2萬元/平方米。
鄭州經開區再現地王,央企華潤以14.96億元的價格摘得一塊41.83畝的住宅用地,每畝單價3576萬元,樓面價11920.38元/平方米,創下了新的雙料地王。為何近期會地王頻出,央企拿地的邏輯是什么?
【經開新“地王”】
競拍還沒開始
有企業一次加價5.06億元
昨天上午,鄭政經開出[2016]028號(網)地掛牌出讓,宗地面積27888.74平方米,約41.83畝,最大容積率為4.5,位于經開區第七大街東、經北二路北,屬城鎮住宅用地。
該地塊在進入正式競拍環節之前,就已經有競拍企業進行了6輪加價,從起始價2.8億元加到2.9億元,熱度不減。8點49分,距正式開拍倒計時10分鐘,代號為53173570的競買人直接加價5.06億元,將土地價格拉至7.98億元,隨后多名競買人貼身跟進,短短10分鐘,總價就已經達到10.3億元。
最后,經過77輪競拍,一家名為北京華潤曙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企業摘牌,成交地價為14.96億元,每畝單價達到3576萬元,溢價率高達434.29%,樓面價11920.38元/平方米,創造了經開區樓面價和單價雙料地王。
該地塊位于經開區北部老城區的核心區域,在隴海路和航海路之間。有業內人士預測,鄭州近期地王頻出,從現有樓面價估算,加上其他成本及市場因素影響,該地塊未來新房售價或將達到1.8萬~2萬元/平方米。
分析
“地王”頻出 背后邏輯是什么?
據河南商報記者統計,鄭州在7月份推出競拍的18宗土地中,就出現了7個“地王”。地王更迭之迅速,令人應接不暇。奪得地王的企業中,多數為外來實力名企。地王頻出,一方面反映了鄭州市場的火熱,另一方面,也宣告一線房企與本地房企諸侯混戰的局面形成。
一線企業到鄭州拿地
是市場和戰略需要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
嚴躍進認為鄭州和同類城市不同,它的人口和交通優勢是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無論是剛需還是改善需求,都非常旺盛,在土地急缺的情況下,一線企業到鄭州拿地是市場需要和戰略需要。更何況,很多央企并不缺錢。
“跟央企拼就等于跟銀行拼”
——建業集團董事局主席胡葆森
胡葆森最近在參加活動時也有類似觀點表達。他說,建業不追逐地王,也不是絕對不拿,是根據戰略需要,“我們也參與過個別地王的拍賣,但最后競爭對手是央企,跟央企拼就等于跟銀行拼。”
胡葆森分析稱,有些央企屬于戰略性進入,比如中國金茂在鄭州拿地,這次拿地王屬于戰略性進入鄭州。這里面除了算經濟賬之外,還要算廣告賬、戰略賬和品牌賬,情況比較復雜。還有一些央企,比如信達地產,可能是資產配置的需要。如果它們把資產配置到股票上面,風險豈不是更大?
上市公司的“業績需要”
——胡葆森
胡葆森表示,這些地王的出現還有其他原因,一個是對市場的預判比較樂觀;二是有的上市公司根據業績需要,比較激進,寧可不要利潤,要的是銷售額,要的是排名,這也是一種需求。
所以說,每個企業都不太一樣,每個地王出現的背景都不太一樣。但無論“地王”未來命運如何,支持老百姓按揭貸款買房肯定是長期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