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多年以前,有網友將城中村眾多的鄭州調侃為“屌絲之城”;今天,鄭州正在以飛快的速度奔向“中產之城”。
鄭州年輕指數高達80,在全國城市年輕指數前20榜單中名列第五,超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年輕”的鄭州,“中產化”進程自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經濟學人》雜志最近有篇關于中國中產的文章,引發了廣泛關注。文章大意是中國2.25億中產面對的各種挑戰越來越大,他們擔心養老,擔心因病返貧,擔心房產權得不到保證……這些困境正在讓他們“節節敗退”。世界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各行各業同此涼熱,作為比較活躍的經濟行為參與者,中產群體目前感受到的困境基本上在意料之中。不過,雖然文章結論值得商榷,但其揭示的中產困境也值得警惕。
一說起“中產”,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收入?!癿iddleclass”這個詞剛翻譯進我國的時候被譯作了“中產”,于是大家便將目光聚焦于“產”字,緊盯著財富收入,而忽略了如產業基礎、受教育程度、自我認同、職業地位、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更重要、更關鍵的因素。我們目前不遺余力地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在客觀上,其實就是在為中產的勃興奠定產業基礎。
前不久,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時指出了我省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五成左右,吸納就業占全省城鎮新增就業的七成?,F代服務業具有高文化品位和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素質人員結構、高情感體驗的“四高”特征,乃是“孕育”中產的“搖籃產業”,是中產者“扎堆”的行業。同時,以中產趣味為導向的現代生活服務消費,比如文化、旅游、教育、美容等,也將因中產的崛起而蓬勃發展。數據顯示,美、德、英、法、日等發達國家,服務業產出比重近年來都已經超過生產總值的70%,這也是他們能夠形成中產群體占多數的“橄欖型”社會結構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我省對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度重視,先后出臺《關于建設高成長服務業大省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隨著我省“高成長服務業大省”、“網絡經濟大省”的建設,現代服務業勢必會逐步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越來越多的河南人會躋身中產行列。鄭州當然是當仁不讓。前些天,媒體報道說,鄭州市2016年上半年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1∶46.5∶51.4,三產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過五成,行業結構正在向現代、高端方向調整,金融業等技術資本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不斷發展。多年以前,有網友將城中村眾多的鄭州調侃為“屌絲之城”;今天,鄭州正在以飛快的速度奔向“中產之城”。
從東區首個稅收過億元的藍碼地王大廈到渾身透著高大上氣息的千璽廣場,從CBD里“抱團”的“大塊頭”寫字樓集群,到一條馬路之隔的“小清新”蘇荷中心,鄭州的“樓宇經濟”更是一派“中產范兒”,鄭州越來越成為白領中產扎堆的城市。比如,鄭東新區僅稅收超億元的樓宇就有28棟,中央商務區轄區共計入駐各類金融機構191家,從業人員達2.7萬。鱗次櫛比的寫字樓里,寬敞明亮的辦公區、清新整潔的格子間、西裝革履的年輕白領……這些既是“知識經濟”的慣常場景,更是典型的中產Style。
數字也許是枯燥的,但我們的日常所見所聞,卻是鮮活的。有次筆者路過國基路花園路口的一棟寫字樓,當時正值下班時間,身上穿著職業裝、手中拿著公文包、臉上寫滿朝氣的年輕男女一撥一撥地往外涌,此時,一種很強烈的感受撲面而來,那就是鄭州這座城市的活力。今年5月份,騰訊QQ大數據發布的“全國城市年輕指數報告”顯示,鄭州年輕指數高達80,在全國城市年輕指數前20榜單中名列第五,超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澳贻p”的鄭州,“中產化”進程自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日常所見,從松社書店的人文講座,到紙的時代書店的讀書沙龍,從城市之光的文藝匯演,到私人影院的層出不窮……“文青集散地”越來越多,鄭州的文藝氣息和人文氛圍日漸成熟;從國貿360的朝氣到曼哈頓廣場的人氣,從大上海的熙攘到萬達廣場的繁華,從萬象城的時尚到大衛城的新潮……“中產白領消費圈”越來越成熟,鄭州的商業繁華和都市感覺日益濃厚。這個時候,有人說我國中產在“節節敗退”,可我怎么覺得,鄭州中產崛起的腳步,正在闊步向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