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鄭州治堵思路進行了調整,由“建”轉為“管”。未來三年在繼續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將使用智能化交通管理手段,根據交通需求實施管理措施。
交通建設永遠趕不上需求增長,在第二部《暢通鄭州白皮書(2016~2018)》(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時,鄭州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了。
鄭州治堵思路進行了調整,由“建”轉為“管”。未來三年在繼續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將使用智能化交通管理手段,根據交通需求實施管理措施。
【現狀】
鄭州機動車總量
中部六個省會城市排第一
2012年,鄭州首次頒布了《暢通鄭州白皮書三年行動計劃》,鄭州按照“域外樞紐、域內暢通”目標,逐步跨入“快速路時代”、“地鐵時代”。
而目前,鄭州全市機動車總量已突破300萬輛,在中部六個省會城市中名列第一。
《白皮書》中介紹,由于交通需求增長過快,因此盡管鄭州交通基礎設施進入快速建設期,但需求仍然跟不上增長;鄭州城區迎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高峰,大范圍、長時間施工進一步加劇了城市交通擁堵。
此外,鄭州目前正處于交通管理措施調整期,鄭州市缺乏系統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機動車亂停、機非干擾等方面問題比較突出。
2013年,鄭州市提高了機動車停放場所配建標準,因此新建住宅小區能夠滿足停車需求,但老舊住宅小區停車供需矛盾突出,全市停車供需矛盾依然很大。
【轉變】
以前是“埋頭苦建”
未來要“邊建邊管”
通過以上判斷,鄭州對城市交通擁堵形成了一個最基本的觀點:目前,鄭州交通處于工程建設向需求管理轉變的過渡期。
而從國內外大都市緩解交通擁堵的經驗來看,單靠基礎設施建設,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城市擁堵。
《白皮書》提到,未來3年發展重點應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實施更加完善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更加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手段,這也是解決未來城市擁堵的必然途徑。
1
【“井+環”】
完善中心城區
的快速路系統
完善鄭州中心城區“井+環”快速路系統,提高中心城區路網運行速度,是暢通鄭州建設的一大重點。
目前,“井+環”快速路結構已完成三環快速路、京廣快速路一期、中州大道南北延、隴??焖俾返裙こ?。
2
【九大工程】
未來3年內的
9項重點工程
續建農業路(雄鷹東路—金源東街)快速化工程:全長13.2公里,主線高架雙向六車道,力爭今年12月嵩山路以西橋梁主體通車,地面層2017年3月通車;
續建南三環東延線(南臺路—東三環)快速化工程:線路全長6.4公里,主線高架雙向六車道,力爭今年12月高架通車,地面道路2017年5月通車;
續建京廣快速路(渠南路—西南繞城高速)快速化工程:今年高架主線通車;
續建金水路準快速化工程:金水路西延部分力爭2017年年底通車;
新建東三環(107輔道、大河路—南四環)快速化工程:線路全長19.7公里,主線高架雙向八車道,2018年底通車;
新建科學大道東段(北三環東延:東三環—京港澳高速)快速通道:線路全長5.1公里,力爭今年開工,2018年主線通車;
新建渠南路(西南繞城高速—鄭港大道)快速路:增加中心城區與港區的快速聯系通道,計劃今年開工;
推進新龍路快速化(連霍高速北移)、西南繞城高速輔道等項目:構建中心城區完善的快速路體系;
逐步完善鄭州市四環快速化及都市區物流通道建設。
通過3年建設,實現中心城區15分鐘上快速路,沿快速路15分鐘上高速路,快速路網絡成形,城內外快速銜接。
3
【軌道交通】
7條地鐵線路
將于年內開工
未來3年,鄭州將進入軌道交通建設高峰期,涉及軌道交通工程15項。
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公共交通建設提高公交出行分擔率實施方案的通知》顯示,2016年12月底前,有7條軌道交通要開工建設。
鄭州市市民文化服務區地下交通工程(地鐵14號線一期及6號線兩站一區間),計劃今年10月底前開建,第11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前(2019年下半年)通車試運營。
城郊鐵路二期(機場站東側盾構井至鄭州南站段)將于今年12月底前開工建設,2019年7月底前通車試運營。
地鐵2號線二期今年12月底前開工建設,2020年7月底前通車試運營。
此外,地鐵3號線一、二期,4號線、10號線、11號線,也將在今年12月底前開工建設,2020年12月底前通車試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