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對愈演愈烈的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作為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聯商務充分發揮“支付+”創新活力,助推監管機構對建設單位工程用款、預售房資金等實行有效監管,通過資金賬戶開設監管、工資賬戶身份驗證、銀行卡賬戶批量支付等一系列解決方案根治欠薪頑疾。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2015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7747萬人,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所占比重為1%,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建筑業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高達2%,較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是名副其實的“重災區”。
冰冷的數字背后是數量龐大的農民工及其家庭直接受到的欠薪影響。面對愈演愈烈的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作為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聯商務充分發揮“支付+”創新活力,助推監管機構對建設單位工程用款、預售房資金等實行有效監管,通過資金賬戶開設監管、工資賬戶身份驗證、銀行卡賬戶批量支付等一系列解決方案根治欠薪頑疾,安徽省馬鞍山市成為落地實施該解決方案、“第一個吃螃蟹”的地區。
依托用工實名制、務工考勤制、工資賬戶身份驗證制和批量支付等,馬鞍山市建筑管理處、建設企業和銀聯商務共同簽署了三方監管協議,開設專門監管賬戶對建設單位的工程用款、農民工工資等進行專項監督管理,從源頭上保障農民工工資款實時在賬不被挪用。
而對于每一位在馬鞍山建筑工地務工的農民工,可在市建管處領取“務工服務卡”,這張卡不僅具有考勤功能,還綁定了農民工的個人身份證、銀行卡號。通過工資賬戶身份驗證、銀行卡賬戶批量支付等,銀聯商務每月按時將工資精準發放到農民工的個人工資銀行卡中,從而形成完整的工資支付閉環,為農民工吃上定“薪”丸。
更貼心的是,農民工無論換到市內哪一個工地務工,都可以使用同一張“務工服務卡”和銀行卡進行考勤和領取工資。來自四川的農民工老張,目前在馬鞍山市當涂縣東部新城安置房項目施工現場做木工,盡管半年里換過兩個工地打工,老張的工資卡里還是每月都準時收到了應得的工資,他高興地對記者說,“以前沒少碰到拖欠工資的事兒,現在就算是換地兒干活,每月都能按時領到工資,心里覺得很踏實!”
據悉,在產品上線短短的三個多月里,銀聯商務就已為馬鞍山41家建筑企業成功代付農民工工資3389筆,累計支付工人工資7699.75萬元。充分發揮“支付+”的創新活力服務民生,銀聯商務的綜合支付解決方案正成為政府監管部門大幅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的有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