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發過渡費時,全家人發現少了一份。協議上顯示其母親所在的家庭有3人,需要領取補貼和分房的也是3人。
鄭州高新區秦莊村的秦先生向《陪你去辦事兒》反映:母親戶口簿上有4個人,但拆遷協議上只寫了3個。
本來一件很簡單的事兒,卻不知為何至今沒有解決,事后的補救也沒有眉目。
【事件】
拆遷補償協議 少1人名字
秦先生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他們村子于2014年下半年動遷,以母親為戶主的戶口簿上有父親、母親、妹妹和外甥4人。今年6月,秦先生的弟弟代父母去簽了拆遷協議。
發過渡費時,全家人發現少了一份。協議上顯示其母親所在的家庭有3人,需要領取補貼和分房的也是3人。
村干部查詢名單后告訴秦先生,他父親的名字不在其中。秦先生說,從8月份開始,他就為這事到處找人,希望把父親的名字加上,享受村民應有的待遇。
在一份落款為今年9月22日的秦莊村宅基地戶家庭情況及新房安置情況表上,河南商報記者看到,其父親名字被加了上去,有村民組、村支部等的簽字,但最后缺了“審核組”的蓋章。
昨日上午,該村村支書向河南商報記者表示,他已經簽字,其他的愛莫能助,讓去梧桐街街道辦問問。
【陪辦】
兩名副主任:你推我我推你 打起“嘴仗”
昨日下午2點半,河南商報陪辦記者和秦先生來到高新區梧桐街街道辦,包村干部朱姓副主任稱,拆遷事宜是專門分配的,該村民組是由張姓副主任負責,他不了解情況。
隨后,他幫我們聯系了張姓副主任,并讓去樓上找人。但張姓副主任稱,雖然他負責該村拆遷,但補的這張表上并沒有需要他簽的字,如果想了解更多情況,還是去找包村干部。
兩名副主任就這樣打起了“嘴仗”,我們樓下樓上跑,最后,朱姓副主任讓我們去找辦事處書記求助。
辦事處書記:
符合條件 該補就得補
我們又敲開了梧桐街街道辦黨工委徐姓書記辦公室的門,書記接見我們后表示,這種情況需要核實,但不會怠慢秦先生。
“如果當時發現了就好辦,現在審核的工作人員沒有正當理由也不敢隨便簽字?!毙鞎浾f,他會向村委會調取當時留的底,如果符合條件,該補就得補。對此,河南商報《陪你去辦事兒》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