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住進了新小區,用的卻是井水,這樣的事,讓鄭州茜城花園小區的上千戶業主遇上了。這井水一用就是7年,還一直交著水費
井水燒開,過濾一遍才敢喝
住進了新小區,用的卻是井水,這樣的事,讓鄭州茜城花園小區的上千戶業主遇上了。這井水一用就是7年,還一直交著水費。
業主們疑惑:新建小區可以用機井嗎?地下水水質安全嗎?自來水何時能通?
事件
小區不通自來水,業主用水靠機井
茜城花園是鄭州市早期的經適房項目,小區有20多棟多層住宅,住有上千戶業主。業主們說,他們多是在2008年前后入住的。
業主王先生說,入住后不久,他和不少業主發現家里的水有點奇怪,“有點渾,沉淀后還有很多水垢”。一打聽才知道,這水并不是自來水公司輸送過來的,“而是就地取材,打了機井,自產自銷。”
業主們找開發商質問,還到水質檢測部門舉報,但最終不了了之。但生活又離不開水,業主們只好給物業交了水費。
“喏,那小屋子就是機井房,里面有水泵。”昨日下午,王先生帶領河南商報記者找到了他們的“水源地”,“以前還能看見水塔,現在都罩起來了。”
院子里,一群老太太正嘮嗑,談及“井水”,立刻炸開了鍋,“水垢大得很,也不知道到底干凈不。”
“我在家裝了凈水器。”錢老太說,濾芯半年就要用壞一組,看來水里的雜質不少。
解釋
該小區之前是城中村,改造時保留了機井
小區物業公司負責人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去年3月,小區之前的物業拿著2014年度近百萬元的物業費和停車費跑了,至今不見蹤影。他們去年5月才接手。
對于小區機井的事,他表示,就他們目前管理的情況來看,寧愿使用自來水公司的水,“水泵24小時運轉需要電費和維護,地下管道也開始老化,我們又不是專業人士,這些都需要成本。”不過,他并未透露水費的投入產出比。
茜城花園社區一李姓工作人員表示,該小區之前為城中村,改造時還使用了當時村里的機井,“這一片以前是村子,用的是機井。現在想想,還不如一步到位,接上自來水。當時開發商是咋回事,我們社區也不太清楚。”
不過,想接上自來水,需要大規模的管網改造資金,上述社區工作人員稱,小區業主沒有對此達成一致意見,接自來水的事兒2年前就擱置了。
供水辦
很多城中村改造
開采地下水并未獲得許可
昨日下午,鄭州市供水節水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解釋了此類小區的問題:事前并未申請用水許可,事后存在非法取水、收費問題。
他說,在鄭州市,茜城花園小區的情況并非個案,大多是城中村改造留下的問題。用機井并非不允許,但前提是城市公共管網不能到達,“地下水開采應該到水務部門申請取水許可證,還要繳納水資源使用費,納入公共財政管理”。
《鄭州市節約用水條例》規定,新建、改建、擴建工程應按規定進行用水、節水評估;直接取用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應進行水資源論證。
“但現實是,新小區都在強調建筑許可、施工許可等‘五證’,沒有人在意‘取水許可證’,也就不能做到監管前置。”他說,針對茜城花園的情況,他們已接到市民投訴,會盡快調查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