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私拉電線充電罰款200元、小區必須建電動車充電棚……針對頻頻出現的由電動車充電引發的事故,鄭州市相繼出臺治理措施。文件同時要求,從今年8月1日起,新建小區如不配建電動自行車充電棚,城鄉建設部門不予通過驗收,公安消防機構不予通過建筑工程消防驗收。
私拉電線充電罰款200元、小區必須建電動車充電棚……針對頻頻出現的由電動車充電引發的事故,鄭州市相繼出臺治理措施。但是,東方今報記者昨日調查發現,鄭州尚未出現一例罰款,文件規定的小區必須建充電棚,也遭遇落實困難。
新規一個月沒開一張罰單
根據《河南省消防條例》相關規定,鄭州市公安局、鄭州市城鄉規劃局、鄭州市建委、鄭州市房管局、鄭州市民政局曾于今年6月共同發文。
文件要求,嚴禁電動車車主從承租房間私拉電線給電動自行車充電,如果居民在居住建筑物的公共走道、樓梯間、門廳內為電動自行車充電,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或公安派出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200元罰款。
根據媒體此前報道,截至目前,鄭州尚未出現一例關于私拉電線的處罰。
昨日,鄭州市消防支隊社會防控辦公室副主任李聯合告訴東方今報記者,目前,以批評教育為主,“正在推廣這段工作。”
李聯合稱,居民在小區私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的現象確實很亂,現實情況是,轄區車輛多,但是充電點少,有的居民小區甚至沒有設置充電場所。“罰款不是目的,主要是讓大家消防意識加強。”
5部門要求小區要建充電棚
鄭州5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全市所有已投入使用的小區都要建設電動車充電棚,小區的管理單位或物業服務企業為建設責任主體。
文件同時要求,從今年8月1日起,新建小區如不配建電動自行車充電棚,城鄉建設部門不予通過驗收,公安消防機構不予通過建筑工程消防驗收。
充電棚難建資金是難題
昨日中午,鄭州市五州小區8號院,東方今報記者看到,從居民樓窗戶扯下一根電線,為放在樓道口的電動車充電的現象有很多。盡管該院有車棚,并設置了充電設施,但隨意放置插線板的現象還是很多。
私拉電線充電的業主也有話說。居民李先生稱,電動車放停車棚需交一定費用,而充次電需要3元,感覺不合理,所以索性放在自家樓下。
負責8號院的物業公司一不愿具名經理稱,該小區是安置小區,充電棚建不起來和協調資金難有關。“上面三令五申(建充電棚),底下資金不好募集,這個矛盾點我們也為難。”前一段,他把媒體關于電動車充電事故的報道以及安全充電設施上報給辦事處,希望能等來解決辦法。
河南圓方物業管理公司總經理李瑩波認為,私拉亂扯電線造成眾多不良后果,挺有必要建立車棚,但是,建設資金誰來出怎么籌、是否占用綠地引起業主不滿、公共用電如何收費、業主觀點是否統一等等都是矛盾點,需要多方思索。
都來說說
有啥好建議請@東方今報
@郅玉杰:希望相關部門對電動車市場進行嚴管,嚴禁質量無保證的電動車進入市場。
@田育臣:建設充電棚,對私拉電線者采取罰款等措施,期待盡快落實。
@幸運的貓尾戒:小區內應該統一規范電動車存放地點。
@王保贏:私拉電線來充電,需要有效監管,嚴厲打擊!把充電安全放到首位,避免悲劇。
@蘭芳姑娘:希望小區物業建立電動車充電配套設施,規范管理。
@妞不會唱歌:能否在小區內部建車棚,車棚內提供充電?不讓我們私拉電線充電,難不成讓我們天天提著上樓充去嗎?電池有多沉知道嗎?我想說,敢不敢建好配套設施?
@魚兒游水:有些小區成天見不到一個人去管理,希望能嚴管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