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而周邊省會城市諸如武漢、長沙、合肥等的摩天大樓建筑無論數量還是高度都超過了鄭州。在開發企業方面,除了綠地集團這個超高專業戶外,幾乎沒有企業參與鄭州的摩天大樓建設。
上海的陸家嘴,紐約的曼哈頓,香港的維多利亞灣。每一個閃耀在世界地圖上的國際化大都市都擁有自己的摩天建筑群。它們是城市的名片,在客觀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按照通常的說法,超高大樓又被稱做摩天大樓,起初為一二十層的建筑,但是現在通常指超過40層或50層的高樓大廈。
在中國大陸,建筑規范規定100米以上高度的屬于高建筑。在美國,則普遍認為152米以上的建筑為摩天大樓。在摩天建筑上并不出彩的鄭州,在經歷了前幾年的摩天建設低潮期后,今年也出現了爆發態勢,十幾棟150米以上的樓宇相繼開工建設,大有后來居上之勢。
鄭州摩天建筑,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川流不息的鄭州中州大道上,沿途樓宇風景讓人目不暇接,酷似大玉米模樣的綠地千璽廣場在眾多樓宇中顯得鶴立雞群,讓人忍不住注目。長期以來,這座280米的建筑顯得有些孤單。
在已建成的200米以上建筑,只有西區的裕達國貿與之相伴。
其實,鄭州的摩天建筑建設起步還是比較早的,高200米的鄭州裕達國貿飯店自1998年竣工以來,不僅保持著中原第一高度,而且在華中地區也是數一數二的建筑。2002年,鄭州開始東區CBD大規模建設,被稱為中原第一高的會展賓館圖紙更換數次,直到2006年年底,綠地才真正開始了會展賓館的建設,也就是現在的綠地中心·千璽廣場,鄭州由此才有了第二棟200米以上的建筑。而這兩棟建筑也都成為了鄭州市的地標建筑。此后幾年內,鄭州陷入了摩天大樓建設的低潮,不僅建設中的建筑屈指可數,就連規劃中的建筑也少得可憐。除了綠地集團開發的鄭州東站西廣場的兩棟高285米的鄭東綠地中心,以及綠地之窗、升龍廣場等極少數建筑外,其他的超高層建筑基本都停留在圖紙上或者遠期規劃上。
而周邊省會城市諸如武漢、長沙、合肥等的摩天大樓建筑無論數量還是高度都超過了鄭州。
在開發企業方面,除了綠地集團這個超高專業戶外,幾乎沒有企業參與鄭州的摩天大樓建設。
今年鄭州超高建筑開始發力
從去年開始,各地爭相建設“超高樓”,這股熱潮大有從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向二線城市蔓延的趨勢,國內15個在建“超高樓”有11個分布在非一線城市,而鄭州雖有些后知后覺,也被卷入這個超高樓建設大潮中。從去年開始,高180米的華潤中心、150米的綠地之窗和升龍廣場相繼建成或者封頂,鄭州超高層建設步伐開始加快。
而今年,超高建設勢頭更加猛烈。2013年年底,上海城市地產控股有限公司與建筑方簽署協議建設鄭州“元旦·百盛”二期項目,其中寫字樓部分高度為200米,建成后將是鄭州地標性建筑,今年項目已經進入拆遷施工階段;鄭州萬達中心的200米超高寫字樓也開始基坑作業,6月6日,銀基中央廣場奠基儀式舉行,該超高層項目位于金水路上這條鄭州最繁華的路段,由2棟高度不同的塔樓組成新地標,主塔是一棟286米高辦公及酒店綜合功能的塔樓;6月24日,河南新田置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就新田時代廣場項目的施工合作舉行合同簽約儀式,承建高達300米的新田時代廣場。目前,新田時代廣場項目前期相關工作已經整理完畢,計劃于2014年10月份正式開工建設。而鄭東綠地中心也于6月底實現了封頂。此外、綠地新都會二期、建業凱旋廣場、華強城市廣場二期、藍堡灣四期等項目的超高寫字樓都已經或預計于今年動工。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將有十幾棟150米以上摩天建筑實質性動工,動工數量是往年的數倍。
鄭州未來將涌現三個摩天聚集區
對于摩天大樓,人們習慣上保持仰視或遠視。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感,人們常常為它的高聳和豪華所陶醉,它是城市現代化的標志。那么鄭州未來會出現這樣的摩天聚集區?RET睿意德鄭州公司策略顧問部總監石俊東指出,按照鄭州城市功能區劃分和摩天建筑的施工進度,鄭州未來將會出現幾個摩天聚集區。其中定位商務、金融和企業總部功能區域東區就是聚集區之一。不過石俊東指出,雖然CBD和未來的龍湖CBD定位為金融證券總部所在區域,但建筑高度受到嚴格規劃限制,摩天建筑并不多,而按照政府規劃,高鐵站東西廣場則會是摩天聚集區,西廣場目前已經成型,有綠地雙子和升龍等數棟150米以上的建筑。東廣場未來規劃數棟200米甚至300米以上的高層建筑。第二個摩天聚集區應該是在二七廣場,目前華潤萬象城綜合體、新田項目、元旦·百盛、金博大二期、正弘凱賓城等正在努力將二七商圈拔高,而規劃中的銘功路西側片區也將規劃數棟摩天建筑。摩天聚集區還有東風路花園路區域,這里未來匯集萬達中心、恒大、建業、正弘的一系列摩天建筑。另外,高新區、經開區和航空港區未來也有摩天建筑問世,雖然也算摩天潛力區域,但相比前三個區域,還是弱了些。
石俊東指出,超高層建筑在鄭州新項目的規劃中正在不斷出現,在提升城市和項目形象以及加大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很有幫助。但是在不斷挑戰高度的同時,也為項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產品定位和后期運營提出了重大的挑戰。未來的開發一定要注重項目整體的合理定位和規劃,發揮超高層的優勢和價值,為項目的銷售和運營做好鋪墊,以降低開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