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鄭州市私家車的增多,停車位日益稀缺,記者調查發現,鄭州一些地下車位的均價已遠高于住宅數倍。據介紹,現在房價在9000元/平方米的樓盤,地下車位的價格基本都在12萬元以上,以12萬元的價格作為參照,一個車位按10平方米的面積計算,均價在1.2萬元/平方米,而鄭州市4月份商品住宅均價為7889元/平方米。
“一個地下車位,居然報價12萬,車位比房價還貴!”日前西區某樓盤報出的地下車位暫定價,讓準業主李先生大吃一驚?!熬驮诘厣袭嬎臈l線,就收我十來萬,實在是太貴了。”隨著鄭州市私家車的增多,停車位日益稀缺,記者調查發現,鄭州一些地下車位的均價已遠高于住宅數倍。
現狀:車位比房價還貴
“12萬,相當于一套小戶型的首付款了,但是沒辦法,不買的話,又怕將來遭遇停車難?!崩钕壬鷮τ浾哒f道,“一套總價40萬元的房子,首付也就12萬元,如果按照我當初買房時7400元/平方米的價格計算,首付12萬可以再買一套54平方米左右的小戶型了。”
鄭州的地下車位到底高不高呢?記者對部分樓盤的地下車位進行了了解。在中原區,位于棉紡路上的一個小區,地下車位2010年的時候是10萬元一個,如今,該小區二手車位的售價在20萬元左右。
在高新區,不少新建小區的地下車位的價格也不低,科學大道與長椿路某樓盤今年1月份推出200余套停車位,均價10萬元左右,不到兩小時,就已銷售90%。置業顧問告訴記者,目前高新區地下停車位的均價基本都在10萬元左右,還有些小區的開發商干脆只租不售。
而在鄭東新區,地下車位的價格明顯高出很多,不少高檔小區的二手停車位售價已經飆升到了20萬元以上,在東風東路、金水東路幾個新建小區,地下停車位的價格都在十萬塊錢到15萬塊錢之間。剛入手東區某高檔樓盤的一套二手房的魏先生告訴記者,自己買的這套房子是跟地下停車位一起的,算下來光停車位的費用就高達30萬元。魏先生表示,目前鄭東新區新建樓盤的停車位價格基本都在10萬塊錢以上,有的甚至達到了20萬元,就算這樣,下手晚了還有可能搶不到。
據介紹,現在房價在9000元/平方米的樓盤,地下車位的價格基本都在12萬元以上,以12萬元的價格作為參照,一個車位按10平方米的面積計算,均價在1.2萬元/平方米,而鄭州市4月份商品住宅均價為7889元/平方米。
疑問:4條線憑什么賣十多萬
雖然地面停車緊張,但十多萬元一個地下停車位在多數人看來還是太貴了。家住東區阿卡迪亞的陳女士告訴記者,2005年小區車位好像是10萬元一個,當時入住率低,地面車位不緊張,覺得價格貴了就沒買,但是到了第二年就飆升到了15萬元/個,而且想買都不一定有賣的。如今,小區停車位已經到了20萬元以上,讓她放棄了買車位的念頭。“實在搞不明白,利用人防工程在地面畫出四條線,連個墻壁都沒有,憑什么賣十多萬元?”
對于這一質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開發商工程人員解釋,建地下車庫的成本很高,涉及到的土方工程、承載、通風、排水、消防、照明、保溫、智能化管理車庫的閉路電視監控、出入感應卡系統等各個方面,這些要素決定了地下車位的建造成本并不比上面的房子低。一個地下車位的成本價就在10萬左右,就目前鄭州地下車位價格來看,實際上并不算貴。
星聯置地副總經理李濤也證實了這一說法,他說,人防地下停車位并不是四條線這么簡單,還包括整體照明,車輛進出口通道,頂部和底面結構等,實際建筑面積在30~40平方米,如果能夠控制在35平方米以內,就相當不錯了。一般人防停車場每平方米造價需要三四千元,一個車位不僅包括四條線以內的面積,還有公攤的通道面積,毛面積應在三四十平方米,成本價加上維護、管理費,售價要10萬元至12萬元。一些高層小區的人防停車位則更貴,因為是在住宅樓下建設地下空間,成本隨著防水、承重要求而相應提高。
析因:供需失衡導致價格飆升
“車位為啥貴?供需失衡,車位不夠,應該是一個重要原因?!辟Y深業內人士王晶一語中的。
對此,一在售樓盤項目負責人表示,物以稀為貴,現在很多項目都面臨著車多車位少的情況,所以導致車位價格不斷上漲。對于車位價格,目前政府并無相關強制規定,因此政策層面政府沒辦法過多進行價格干預,只能交由市場去定價,但是近兩年,私家車數量猛增,甚至有的家庭有兩臺車,這就存在車位供應不足的矛盾,長期來看肯定是車多位少,小區車位不存在賣不出去,而且即使一兩年賣不出去,對開發商也不存在什么資金壓力,所以價格一直很堅挺,并且逐年走高。
據了解,過去鄭州小區停車位規劃,并沒有強制性規定,建多建少,完全取決于開發商,導致很多小區的停車位都非常少。據統計,鄭州有八成的樓盤項目,不能保證每個家庭一個停車位,且車位配比多在1∶0.5-1∶0.6。即使所有小區車位配比都做到1∶1,也仍然不能滿足停車的需求。
鄭州市公安局停管中心日前表示,鄭州市區目前停車位有30多萬個,缺口在20多萬個。
呼吁:出臺地下停車庫的相關標準
鄭州某知名房企物業公司的負責人王經理對記者說,公司現在管理三個小區,停車問題是每個小區的共性問題,特別是剛接手的小區,大多因為前期管理不善,出現了很多亂停車、圈地停車、堵塞消防通道的現象,想要重新規劃、改變業主現有的停車狀況非常難。而目前,關于社區地下停車場的設計和管理都沒有統一標準,加上某些樓盤地下停車場的設計缺陷和管理空白,使一些業主“敬而遠之”。同時,收費太貴沒人停,收費便宜沒法管,物業公司也非常為難。他呼吁出臺地下停車場的相關標準和管理細則,讓開發商和物業公司把準備工作做在前頭。
對此,有一些市民提出,地下停車場的車位在銷售時如果價格能夠合理一些,同時對每戶所購數量進行限制,或許可以解決小區地上停車緊張、小區地下車位閑置的現象。
市民陳女士覺得,把車停在小區外,自己也經常遇到車被刮了找不到肇事者或車被堵出不去的情況,但車位的價格比車的價格都貴,還是讓人覺得難以接受。“反正各有利弊吧,如果車位的價格能合理一些,大部分車主還是會選擇地下停車位的,這樣就可以緩解不少停車問題。而對于物業公司來說,除了日常加強小區停車管理外,還要積極與業主溝通,倡導業主文明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