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雖然自去年末以來,各路唱衰樓市的聲音不斷,各地與此相對應的事件也不斷,但是鄭州的房價仍然在漲,只不過是漲得慢了點而已。由此看來,雖然自去年末以來,各路唱衰樓市的聲音不斷,各地與此相對應的事件也不斷,但是鄭州的房價仍然在漲,只不過是漲得慢了點而已。
雖然自去年末以來,各路唱衰樓市的聲音不斷,各地與此相對應的事件也不斷,但是鄭州的房價仍然在漲,只不過是漲得慢了點而已。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樓市的各種各樣的信息呈碎片化鋪天蓋地,讓很多人對未來的生活產生了一種恐懼感,因為其畢生積累的財富可能會出現一些不確定性。
比如說任志強改口了。近日,任志強在長沙參加“新一線城市發展新格局”論壇中再談房價,開門見山,直言否定近期網絡上流傳的杭州等城市房價下降而引發的“樓市會崩盤”論點,稱房價一定是穩定增長。而就在幾個月前,任志強還在說,2014年的樓市“不妙了”。
再比如,這兩天住建部專家專門出來發文,稱房價暴跌只是一種妄想。文中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著重解決好“三個1億人”問題,城鎮化進程中,這“三個1億人”會帶來強大的住房剛需。
似乎一夜之間,現在看到的、聽到的,又是“樓市的春天來了”,這和上個月看到的、聽到的截然不同。而對于今年樓市的判斷也是利空利好都有人說,就像是迷霧重重的馬航失聯事件,今年的樓市信息也常常是第一天看到一個報道,第二天就被“辟謠”。
像浙江奉化的興潤置業資金鏈斷裂,欠下35億元巨債,有人馬上解讀,說90%地產商已經資不抵債。不過,時間僅僅過了幾天,就又有人說,專程去奉化看了,興潤置業開發的樓盤已經只剩下尾盤,只是因為舊城改造不慎才造成資金鏈斷裂,當地政府也稱,這僅為個案。
再像有關杭州一些樓盤的降價信息。近日,杭州樓市再現降價,位于浙江省杭州城南蕭山區的開元名郡的樓盤正式降價,最高降幅達2700元/平方米,這被業內視為杭州第二輪降價潮來襲。不過,在上個月杭州第一波樓盤降價時,也有人說,這只是郊區個別樓盤的個別調整,不具備普遍現象。
在這樣迷霧重重的信息覆蓋下,開發商的底氣似乎也足了起來。比如北京萬科的總經理毛大慶就說,“萬科橙再貴2000也一樣賣得出去”,言下之意是企業已經順應了政府的限價措施,但是市場的真實需求依然強勁,降價是假,購房者的驚喜倒是真的。
回過頭來再看看鄭州樓市。
3月18日,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公布2月份“鄭房指數”,今年2月份,鄭州市新建商住房價格和二手房價格繼續上漲,其中二手房住宅環比漲幅居全國第二。鄭州市區商品住宅銷售均價為7425元/平方米,比上個月每平方米上漲了135元。
3月20日,申銀萬國機構發布房地產行業風險系列研究之二,提出全國房地產市場供需基本平衡。報告中,他們給出了供給嚴重過剩、供給輕度過剩、供需基本平衡、供給相對不足的若干個城市名單。其中,鄭州位列供給相對不足的城市行列,與北京、深圳、蘇州、成都等城市并列。
想想2012年,萬科進入鄭州的“萬科城”項目以7500元/平方米入市時,曾引起很多人的質疑,西四環外都賣到7500元?太貴了!但是時隔一年有余,大家卻都在感嘆高新區的樓盤才賣8000多,是“價格洼地”。
由此看來,雖然自去年末以來,各路唱衰樓市的聲音不斷,各地與此相對應的事件也不斷,但是鄭州的房價仍然在漲,只不過是漲得慢了點而已。
房價的漲幅放緩到更合理的范圍,這應該對市場各方都更有利。因為在這樣的市場下,就像十八屆三中全會所說,讓市場去主導,我們要做的就是順應規則,而不是主導預期。
樓市就像一個人正在爬坡,現在已經爬得很高了,累了,走慢兩步,喘口氣,這很正常,這樣有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