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限制建設區是禁止建設區用地外圍,自然人文環境條件與自凈能力相對較好的生態敏感區,我市劃定限制建設區面積約2146平方公里,占總用地面積的28.82%。限制建設區主要包括:自然保護區與風景名勝區的控制區、人文景觀保護區、水源二級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生態環境屏障區。
生態環境保護將成為我市都市區建設的重中之重,昨日,記者從市規劃局獲悉,為統籌協調建設開發、資源承載以及生態保護的關系,我市綜合確定了生態底線和建設用地增長邊界,對都市區范圍內用地實行分區管制,將其劃分為禁止建設區、限制建設區和適宜建設區三個區域,其中禁止建設區即生態底線總面積約為3600平方公里,占總用地面積的48.35%。
據介紹,禁止建設區是保障城市安全的重要地帶、具有重大的自然和人文價值的場所與空間以及區域性基礎設施廊道和生態建設的首選地。該類地區將采取最嚴格的土地保護管理措施,除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的管理及服務設施用地和少量特色村及新型農村社區外,禁止一切城市建設。同時對不符合要求的所有現狀建筑,我市將堅決予以清退并按相關部門要求進行永久性復綠。
我市禁止建設區包括:黃河濕地、水源保護區(包括地表飲用水源保護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一級保護區、地下水源核心區、河流源頭等)、主要河流、水庫、坡度大于25%的山體、公益林、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與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區(包括河南嵩山國家森林公園、鄭州國家森林公園、新鄭始祖山森林公園、河南嵩北森林公園、鞏義青龍山森林公園、河南嵩山風景名勝區、浮戲山—雪花洞風景名勝區、環翠峪風景名勝區、河南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新密黃帝宮風景名勝區等)、地質災害易發區、地下礦藏分布區、文物保護區、主要行洪通道、大型基礎設施廊道及其控制帶、維護生態系統完整性的生態廊道(包括聯系生態斑塊、隔離城市組團的綠地廊道等)。
限制建設區是禁止建設區用地外圍,自然人文環境條件與自凈能力相對較好的生態敏感區,我市劃定限制建設區面積約2146平方公里,占總用地面積的28.82%。限制建設區主要包括:自然保護區與風景名勝區的控制區、人文景觀保護區、水源二級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生態環境屏障區。該類地區除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外,我市將嚴格限制大規模城市開發建設。
適宜建設區是指除禁建區和限建區以外的區域,包括規劃的一主(主城區)、三區(東部、南部、西部三個新城區)、四組團(鞏義、登封、新密、新鄭四個外圍組團)、二十六新市鎮的發展用地。我市劃定適宜建設區面積約1700平方公里,占總用地面積的22.83%,該類地區是城鎮發展的優先選擇地區,我市將以節約和集約用地為原則,依照規劃合理安排適建區內規劃建設用地的建設規模和時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