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經歷了1、2月份的慘淡的銷售后,3、4月份樓市銷售形勢則變得相當敏感。總的來看,2014年1-2月,受樓市政策階段性收緊、各地因春節因素、銀行信貸緊縮等諸多因素影響,樓市“春節效應”顯現,房地產投資增速、商品住宅成交量依然出現“普跌”。
樓盤平價策略或促成小陽春
經歷了1、2月份的慘淡的銷售后,3、4月份樓市銷售形勢則變得相當敏感。雖然3月份官方數據尚未出爐,但跑量似乎已經成為大多數鄭州房企的共識,房企越來越認識到現金的重要性,為了快速回籠資金,不少房企采取平價策略吸引購房者購房,而對購房者來說,3、4月份不失為一次購房良機。
3月份以來,全國主要城市成交持續低迷。北京統計局在近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34.6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39.1%。這是近一年來,房地產銷售首次下降。上海外高橋板塊二手房價格已普降5%。從杭州到南京,再到蘇錫常、寧波,長三角頻頻傳來開發商降價的消息。就連萬科蘇州也開始下調價格。3月1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4年1至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開發企業資金到位情況已不如去年順暢,全國1-2月開發企業資金到位情況同比增長由去年全年的26.5%下滑至12.4%。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盡管2014年1-2月房地產投資增速、商品房銷售等指標會受到春節季節性因素影響,但是,這并不構成上述指標普遍下滑的主要原因。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開發企業資金到位情況,反映出2014年年初“錢荒”對于房企融資或回籠資金的壓力。
在信貸緊縮的市場背景下,樓市“限貸”對于市場影響之快似乎有點出乎意料。即使大多數一二線城市市場基本面良好、開發企業不缺資金的情況下,大家也普遍對未來市場預期感覺到不確定性。
除此之外,今年年初與去年年初相比市場環境總體略微趨緊,而去年年初基本為定向寬松,政策環境不同也會影響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商品房銷售等指標的變化。
總的來看,2014年1-2月,受樓市政策階段性收緊、各地因春節因素、銀行信貸緊縮等諸多因素影響,樓市“春節效應”顯現,房地產投資增速、商品住宅成交量依然出現“普跌”。但是,短期內市場表現“普跌”并不是樓市基本面開始出現下行趨勢的信號。
鄭州再現購房良機
隨著金三銀四的到來,目前鄭州房地產市場已然出現價格上的松動。記者了解到,建業地產通過網絡平臺將集團旗下全部項目降價出售,優惠總額高達10億元,共涵蓋18個地市57個項目。而建業地產內部人士則表示,優惠幅度并沒有增加多少,只不過是把之前既有的優惠活動通過電商平臺釋放了出來。價格一直少有優惠措施的正商地產其旗下個別項目也推出了優惠措施,正商玉蘭谷3月17日至22日期間辦卡額外優惠5%,正商華鉆則推出一期清盤特惠最高享10萬元的優惠。
還有新入市的企業則采取低價入市的策略。在鄭州航海東路與第七大街交叉口的某樓盤,銷售均價還不到7000元/平方米。而在南陽路和農業路一個小戶型項目售價只有6500元/平方米;中牟某個樓盤也開啟了“新價格”,去年售價還在6800元/平方米,今年春節后新推房源就定到了6200元/平方米左右。
“其實,通過降價來促銷在房地產行業是很愚蠢的做法,不到資金十分吃緊的地步誰也不會明降。一般企業為了跑量都是采取低價入市、加大認購優惠力度等措施。而且,除了開發貸外,購房者貸款難辦也讓開發商頭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開發商告訴記者。他說,現在鄭州各銀行按揭幾乎沒有了上浮10%的利率,基本都要上浮到20%~30%,這對購房者是一個很大的負擔,而且這種上浮是不隨市場利率變化而改變的,因為你是跟銀行簽訂的合同。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表示,從開發商定價角度來講,短期內銀行信貸緊縮仍然會影響樓市的成交節奏,因此,樓市短期內價格上漲幅度不可能像去年下半年那樣火熱,受到市場成交量“普跌”及企業銷售業績指標的影響,大中城市樓盤變相促銷或小幅優惠小幅促銷的“平價”策略將成為“小陽春”市場主流和趨勢,這不失為一次購房良機。但是到了第二季度甚至下半年,如果政策面沒有發生變化,在政策時效性趨弱、市場基本面再度回暖、通脹預期不斷加大的市場背景下,那么有可能就很難再出現“平價”的現象了,房價會走上持續上漲這樣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