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這個“農民別墅群”坐落在河南安陽殷墟核心地帶的小司空村,如今,私搭亂建已呈蔓延之勢,殷墟正遭受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破壞。” 一方面要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地,一方面殷墟范圍內村民面臨著生活困境,二者的矛盾造成了法律與民生的嚴重對峙。
私搭亂建呈蔓延之勢——河南殷墟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破壞
一排8套的3層連體“別墅”已經建到了第6排,有的大門上貼著喜慶的大紅對聯。由建設工地前行不過百米,就到了洹河岸邊,隔河相望,就是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區。
這個“農民別墅群”坐落在河南安陽殷墟核心地帶的小司空村,如今,私搭亂建已呈蔓延之勢,殷墟正遭受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破壞。
村支書:“跑不下來也要建,把我抓了也要建!”
談起建房,小司空村支書孫衛東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這是村里統一規劃的,計劃建7排,以解決六七十戶人家的住房困難。“哪個部門都找過,都不給批。想走程序走不了,就強制蓋起來了。”
據他介紹,建房的直接原因是一場官司。村里有一戶人家的孩子被變壓器電掉了兩只胳膊,這家人上訪8年,后來法院判決村委會賠償上百萬元。村里沒錢賠,村兩委干部集體研究決定在村東的廢棄廠房上蓋房,誰建房誰捐資。60多套房子的地皮一共賣了三四百萬元,村里這才付上了賠償款。
孫衛東說,因為殷墟保護,村里20多年沒有建房了,村民們怨氣很大,四處上訪告狀,有的甚至住在他家里不走。村東邊有個廢坑,大概十七八畝,建上房還能解決八九十戶的住房問題。
當記者問建房手續能否辦下來時,孫衛東爽快地回答道:“跑不下來也要建,把我抓了也要建,總不能讓老百姓沒房住!”
早在2012年小司空村動土之初,安陽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四大隊隊長劉向紅就數次到現場制止并將情況上報。但執法隊一走,村民們又繼續蓋房,村委會繳上5萬元罰款之后,村民們認為處罰過了,建設更是有恃無恐。
劉向紅說,小司空村完全置法律于不顧,影響惡劣,但政府不敢也不能對村民使用硬手段,制止工作收效甚微,致使周邊幾個村跟風而動。近年來,殷墟保護區內私搭亂建的情況明顯抬頭,一旦產生“小司空效應”,保護區內十幾個村莊整體建房,后果將十分嚴重。
記者驅車在殷墟保護區內看到,大司空村北側、洹北商城南墻內側,一棟三四十米的樓房已建起了3層,沒有任何報批手續。
三家莊村西,5棟6層樓房已建好,儼然城市里的小區。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副研究員何毓靈告訴記者,這里正是著名的洹北商城發掘起步的地方,有非常深厚的商代中期文化堆積,如灰坑、窖穴、房基等。“村里打地基我前去制止時,村支書竟說‘我就是要蓋,你能把我的頭殺了?’”
殷都區副區長稱“民意不可違”
2013年底,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公函致安陽市委、市政府,對小司空村違法建房及目前形勢下做好殷墟保護工作提出建議,但一直沒有得到回復。
記者了解到,2012年8月河南省政府頒布實施的《殷墟保護規劃》,將安陽市殷都區和北關區的14個村莊劃入保護區內,其中殷都區涉及12個村莊、2萬多村民,保護區域近30平方公里,幾乎占據了該區國土面積的一半。
殷都區副區長王學軍說,為保護文物,殷都區做出了巨大犧牲,保護區內20多年沒有建房的村莊比比皆是,住房問題的上訪量一度高達40%以上。民意不可違,在農民安居樂業正當民意的需求下,政府也無法粗暴干預,開著推土機一推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