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其中一線城市拿地額高達369億元 占比57.8%有多位房企高管表示,未來三年,一線城市和典型二線城市都是房企戰略布局的重點區域,雖然地價相對較高,但可以加快周轉進而提高利潤 事實上,記者統計發現,2014年1月1日至2月17日,十大標桿房企共計斥資639.3億元購地,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以及杭州市成為其重點布局區域。
十大房企斥資近640億元“囤貨”
其中一線城市拿地額高達369億元 占比57.8%有多位房企高管表示,未來三年,一線城市和典型二線城市都是房企戰略布局的重點區域,雖然地價相對較高,但可以加快周轉進而提高利潤
其中一線城市拿地額高達369億元 占比57.8%
有多位房企高管表示,未來三年,一線城市和典型二線城市都是房企戰略布局的重點區域,雖然地價相對較高,但可以加快周轉進而提高利潤
“加碼一線、二線城市的土地儲備是我們未來三年內的重要戰略布局。”某知名房企高管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雖然這種戰略布局方式會導致地價成本升高,但公司會通過加快周轉速度和合理管控規模增長來提高利潤空間,公司最快的項目從拿地到開盤預售周期已經提升到不足五個月時間。
事實上,記者統計發現,2014年1月1日至2月17日,十大標桿房企共計斥資639.3億元購地,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以及杭州市成為其重點布局區域。同時,在這十大標桿房企花費的拿地總額中,一線城市土地儲備購地支出為369.4億元,占比達57.8%。
對此,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告訴記者,短期內銷量普跌并不影響標桿房企中長期布局策略的調整,而一線、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在其眼中仍有利潤空間,搶地也在意料之中。
購地支出驟增
實際上,納入統計的十大標桿房企分別為萬科地產、保利地產、中海地產、華潤置地、招商地產、綠地集團、方興地產、遠洋地產、融創中國以及龍湖地產。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些標桿房企都有自己的拿地策略和計算模式,對未來市場判斷以及擴張理念也不盡相同。融創中國在行業內帶有“較為激進”的標簽;遠洋地產過去三年在公開土地市場一度沉寂,卻在今年年初突然爆發,斥重金搶地;萬科則堅持走求穩路線,與其它企業抱團拿地。
不過,該人士向記者強調,盡管房企拿地想法各不相同,但卻一致瞄準一線城市以及典型二線城市,甚至不惜花重金搶地。
據《證券日報》不完全統計發現,遠洋地產8天內在北京市斥資73億元拿地;方興地產擲101億元奪得上海市宅地總價地王;萬科、龍湖以及融創等也紛紛在北京市搶地;保利地產則抓緊布局廣州市。
對此,張宏偉坦言,鑒于一線城市供求關系緊張的基本面不會改變,開發商預判市場始終有利潤空間,因此力爭抓住布局一線城市的機會。不過,一線城市地價高,從成交金額表現來看,占企業總拿地金額比例相對較高,若從成交面積來看,比重相對低很多。
盡管如此,據記者了解,恒大、佳兆業、花樣年等企業都在積極調整土地儲備結構,降低三線、四線城市的土地儲備占比。接近遠洋地產的人士也向記者透露,遠洋正在加大一線城市布局,預計年內還將有一線城市土地進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