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萬科、碧桂園、綠地等房企1月業績沖高。北京一位代理商介紹,比如萬科位于北京亦莊的金第萬科·金域東郡,于2013年12月開盤,而該筆業績在1月入賬,以此保障北京萬科的一季度業績平穩。
萬科、碧桂園、綠地等房企1月業績沖高。圖為綠地旗下的“天價”樓盤綠地中心。 新華社記者 張宇 攝
春節一直是傳統樓市淡季,雖然各機構監測的全國樓市成交一片低迷,但上市龍頭房企仍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截至2月13日,萬科、保利,中海、恒大、碧桂園五大上市千億房企都披露了1月業績,五大房企銷售額同比去年大幅飆升。
萬科、碧桂園領頭
據“萬保中恒碧”五家千億房企披露的數據顯示,五家房企1月份共收金782.66億元,其中萬科、碧桂園“一馬當先”,1月銷售額分別為277億元、177億元,雙雙創下本企業單月銷售最高紀錄,同比增速分別高達45%和141%。
萬科1月迎來大豐收,簽約27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銷售均為14209元/平米,同比大漲20%;環比上漲26%。而五家上市的千億房企中,穩扎穩打的中海1月銷售面積下跌17%,銷售額微漲3%達119億元,而推盤量較少的保利在1月“掉隊”,銷售額為99.66億元,同比下跌3%。記者了解到,保利1月份銷售均價為11040元/平米,環比下降19%。
據CRIC數據,去年的“榜眼”綠地集團1月銷售額達65億元,可能仍將延續去年“低開高走”的走勢。CRIC研究中心研究員朱一鳴表示,碧桂園等房企1月銷售沖高,得益于在1月延續了去年底的“火爆”銷售局面。記者了解到,碧桂園在春節期間還在杭州等地進行了多次推盤活動。
簽約滯后,1月實際銷售低迷
“萬科、碧桂園等房企1月業績沖高,是已認購的資源簽約滯后的影響”,多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一方面上市公司為了全年業績平穩,常常會在旺季“藏業績”,淡季再兌現;另一方面,2013年底樓市成交較好,項目積極推盤,但銀行收緊貸款額度,也使得不少簽約推遲到今年1月進行。
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較早,樓盤實際可銷售時間較短,1、2月全國樓市延續淡季走勢,如果將2013年“藏”下的業績刨除,多數龍頭房企其實銷售低迷。
以萬科為例,1月萬科銷售額達歷史最高紀錄277億元,同比漲45%。而據券商申銀萬國估計,萬科1月份的實際認購額約60億元左右,同比大跌30%,實際認購率在60%左右,超200億元為去年末的已認購資源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