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世紀之初,李克強總理主政河南,對鄭東新區的建設和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加快城鎮化進程,城市建設與產業發展必須協調一致,實現雙輪驅動。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平均每3天就有一場展會,河南藝術中心每2天就有一場演出,帶動了鄭東新區餐飲、旅游、住宿等相關產業發展。
世紀之初,李克強總理主政河南,對鄭東新區的建設和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加快城鎮化進程,城市建設與產業發展必須協調一致,實現雙輪驅動。
近日,從鄭東新區傳來佳訊:截至2013年10月底,該區全口徑稅收突破百億元,達到101.86億元,在鄭州市16個縣(區)中排名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5.3億元,同比增長47.4%,規模位居鄭州市第一,增速位居第二。
產城融合使其完成從“土地財政”到“內源性增長”的華麗轉身。沉甸甸的數字,是對總理當年殷切希望的最好回答。
鄭東新區經歷了怎樣的嬗變?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鄭東新區,解密這座城市產城融合的“幕后”故事。
有城有人亦有業
“116”產業體系讓東區長高了個子,壯實了身板
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同步進行,是東區開發建設過程一以貫之的方向,也是近年來的主要工作思路。“連點成帶、連帶成片、連片成區”的產業發展卓有成效,“116”現代服務業體系各個產業全面發展。
鄭東新區構建“116”現代服務業體系,突出一個主導產業金融業,一個支柱產業高端商貿業,六個配套產業,即總部經濟、科技研發、會展旅游、文化傳媒、中介服務和電子商務。
鄭東新區已經成為全省乃至中部地區金融機構最集中、金融業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累計入駐各類金融機構已達187家,其中今年入駐39家,截至9月底,駐區銀行存款余額26677.59億元,占全省的73.8%,貸款余額15480.15億元,占全省的67.6%;保險業保費收入367.19億元,占全省的50.64%;金融產業增加值實現73.11億元,占全區三產增加值的54.73%。
商貿業的迅猛發展使得鄭東新區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商業勝地和消費“天堂”。購物可以去商都路,這里有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麥德龍;品嘗美食、美酒,一定要去天澤街、金苑東街;感受文化之美、體驗古玩之趣,必到天下收藏文化街;保時捷、賓利、阿斯頓·馬丁等世界一線品牌齊聚CBD;“商業航母”——丹尼斯七天地全面綻放……
目前,建成和在建樓宇85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6500余家,其中國內外500強企業超過100家。總部經濟發展效果凸顯,面積僅3平方公里的CBD,稅收“億元樓”已超過20幢。
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平均每3天就有一場展會,河南藝術中心每2天就有一場演出,帶動了鄭東新區餐飲、旅游、住宿等相關產業發展。
依托龍子湖高校園區優勢,入駐各類研發中心14個。全國第四個、中西部第一個專利審查協作中心——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河南協作中心落戶東區,鄭州日產研發中心、諾西全球服務中心相繼入駐。
作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目前東區已入駐中華糧網、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河南省數字證書認證中心、鄭州信大捷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余家電子商務企業,電子商務企業已呈聚集態勢。
依托多元產業的穩健發展,鄭東新區已成為拉動中原經濟區和鄭州都市區經濟發展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