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宋向清:根據三中全會公報,限購、限價等調控政策一定會逐步取消、漸漸淡出,這是毫無疑問的。曹慶偉:我認為限購有可能會放開,限貸還要由各個商業銀行根據實際情況來定,這是銀行自身的行為。
十八屆三中全會12日下午閉幕,此前已備受關注的三中全會公報中,共有11大看點。從強調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到強調市場的決定性作用、財稅體制將會作出重大調整、土地制度將有重大變化等,這一系列信號,將對未來的房地產市場產生哪些影響?不妨聽聽省內知名房地產專家、業內人士的意見。
【看點一】全會公報釋放的信號將對房地產產生哪些影響?
全國房地產行業會進入理性、健康的發展之路
記者: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了,您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對房地產市場將產生什么影響?
劉社:全會公報是今后全面深化改革的總路線圖,不是具體性方案,但是公報中釋放了一些信息。
其中關鍵性的一點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意味著未來將更加看重市場的作用。具體到房地產市場,我認為今后不會出現或將很少出現一刀切式的調控令,頻繁的政府調控會逐漸淡出。
還有一句話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我認為指的是要建好保障性住房,制定好進入和退出的游戲規則,今后政府是游戲規則的制定者、監督者、規范者。做好保障性住房,讓更多的窮人能夠住上保障性住房,有尊嚴地生活。
宋向清:影響將會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首先,明確政府和市場之間關系,確定市場在資源分配當中起決定性作用。這將直接影響房地產調控方向,以后房地產調控應該是市場行為。
其次,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消除市場壁壘。這預示樓市調控政策會有大的轉變。
再次,實現城鄉統一建設用地。說明城市和農村土地都可以進行市場流轉,但并不意味著城鄉土地價格會一樣。土地供應量會增加,轉變土地供需差。
最后,完善稅收管理體系。有兩個效應,各地會根據各地不同情況適時推出房產稅,會緩解當地政府依靠土地收入的單一財政模式。
總體來講,公報對樓市影響是積極的、健康的。公報是綱領性、指導性的文件,以后各地會有相應的調控政策出臺。全國房地產行業會進入理性、健康的發展之路。
曹慶偉:僅從公報內容來看,突出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作用,而以前只是說是基礎作用,這意味著,無論是什么行業、什么領域,未來都要由市場起決定作用,房地產市場亦是如此。
這一次我覺得意外的是沒有提到住房保障問題,個人看法是可能政府認為這是一項基本職能,不需要再重復強調提出來。
【看點二】限購等調控政策會放開嗎?
限購、限價等調控政策一定會逐步取消、漸漸淡出
記者:限購、限貸等調控政策會因此放開嗎?
劉社: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已出現了多元化發展,有的地方過熱,有的地方過冷,限購令肯定會逐步退出市場,但是在當前房價上漲過快的一些地方,限購令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因為房地產市場的地域性很強,全國一刀切的宏觀調控以后會越來越少,地方性的政策會發揮更大作用?,F在限購令已經推出兩年了還沒退出,因為房價沒有控制住,一旦有了長效機制,這個限購令就會退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