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鄭州,一個日新月異的城市,有人說鄭州市是一個大型的建筑工地,的確。據記者了解,如今的鄭州,城中村改造、合村并城、市場外遷、地鐵及市政交通建設集中開工,拆遷后產生的建筑垃圾量非常驚人。
鄭州,一個日新月異的城市,有人說鄭州市是一個大型的建筑工地,的確。
塵土彌漫之間,挖掘機鐵臂伸向一座樓宇,扒下一大塊連帶著鋼筋的水泥;工地之上,拆除下的廢磚爛瓦散落一地……一段時間之后,拆除時的雜亂不見了,一座座新的樓宇在原址上拔地而起——這種場景經常出現在鄭州的某時某地。而那些曾經被拆除的和用剩的磚石、渣土最終都去了哪里?那些堆積如山的建筑垃圾最后都消失在何方?
“只要有閑置不用的空地,很快就會成為建筑垃圾的堆放處。”鄭州市城管局固體廢棄物處置管理處負責人何書勤道出那些垃圾神秘的去向。
每天午夜,瘋狂奔跑在市區路上的垃圾車為市民所詬病,在這轟鳴瘋跑的垃圾車背后,是日漸逼近的“垃圾圍城”之痛。
“垃圾圍城”是每一個城市所必經的發展并發癥,比如北京、廣州等。如今,鄭州也正面臨這樣的城市之傷。從10月26日到31日,大河報記者通過5天6夜的采訪為你揭開“垃圾圍城”的前因后果。
【現狀】
只要有閑置不用的空地,很快就會成建筑垃圾的堆放處
地址:東風東路和中州大道交叉口
幾個月前,隨著城中村的改造,常寨村原先密集的民宅成了“廢墟”。拆除后的城中村,堆積著如山似的建筑垃圾。而從常寨走到不遠處的東風東路和中州大道交叉口附近,就可看到多年前因鄭東新區的開發建設,囤積有五六層樓的建筑廢墟至今仍“巍然屹立”,未及時清除。由此向北,中州大道東側50米外全是蔓延的建筑垃圾堆,與路旁風景如畫的綠化帶顯得格格不入。
地址:107輔道姚橋鄉姚店堤村的公路南、北兩側
不管是在連霍高速北側的楊金路還是高新技術開發區水牛張村,抑或是在文化路北段的杲村,不時可看到村子被拆后遺留在現場的垃圾堆。村民牛先生說:“這些都是合村并城拆遷后留下的廢墟。這么多建筑垃圾往哪運啊?”
在107輔道姚橋鄉姚店堤村的公路南、北兩側,姚店堤4個自然村剛被拆遷,滿眼都是大堆的建筑垃圾。在路邊,記者采訪了兩位該村村民:“這些垃圾怎么處理?”一女村民說:“人還沒有安置好哩,誰還管垃圾往哪里清理呀?!?/font>
業內人士:“只要有閑置不用的空地,很快就會成建筑垃圾的堆放處?!编嵵菔谐枪芫止腆w廢棄物處置管理處負責人何書勤表示,隨著近郊溝壑被填滿,傾倒點越來越遠,垃圾車開始將垃圾隨意傾倒到路邊和城區閑置的空地。
【走訪】
黃河成為建筑垃圾傾倒的“新天地”
每晚轟隆隆,滿載建筑垃圾和土方的垃圾車都駛向了哪里?三天內,記者三次來到北郊剛拆遷的鄭州市京水村。該村占地1800多畝,有20個村民組1600戶左右。拆遷現場,灰塵飛揚,滿眼都是建筑垃圾,一眼望不到頭。
10月29日下午,記者在京水村調查時,村民李先生對記者“實話實說”:“這些垃圾被個人承包了,一方20塊,誰拉誰受益。這四周沒有溝壑和廢棄魚塘可倒垃圾的地方,最近的地方是運到滎陽市的賈峪,來回近百公里,拉一趟連油錢都顧不住。一到晚上9點以后,最少有五六十輛垃圾車排成隊往黃河灘里運,不信你們晚上過來看看。”
在知情人的帶領下,記者沿黃河南大堤來到通往原陽縣的浮橋。剛下大堤,西側一魚塘的北半部已被建筑垃圾填埋了一半,上面是剛覆蓋的一層黃土。在浮橋南段西部,水中露出的全是建筑垃圾。黃河風景游覽區東保合寨4號壩控導工程處向東約4公里,在河邊的巡井路邊,不時會看到有整車傾倒的建筑垃圾。在南裹頭附近??康臐O船旁,也填埋著成堆的建筑垃圾,被水沖后裸露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