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早上在“普羅旺世”家里,出門經過“威尼斯水城”,晚上就在“曼哈頓廣場”吃飯購物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房地產開發商隨意定名,不經過正規審核,由于缺乏具體的操作辦法,地名管理部門往往無可奈何,最多提出警告。
早上在“普羅旺世”家里,出門經過“威尼斯水城”,晚上就在“曼哈頓廣場”吃飯購物了。鄭州市民這周游世界一般的生活節奏或許將被畫上句號。10月15日起施行的《河南省地名管理辦法》規定,禁止使用外國人名、地名作地名,1條路8個名字之類的一路多名亂象也將被叫停。
用法律的名義叫?!把竺保嵵輼潜P取洋名的風潮能否就此剎住?對此,各方觀點莫衷一是。
好洋名不等于高品質
在鄭州市區逛上一圈,“托斯卡納”、、“維也納湖畔”等地名應接不暇,而且多為新開發的小區、樓盤。
有市民表示,商業化樓盤取洋名,無非是想營造高端、洋氣的國際化氛圍,提高樓盤附加值,但這些不規范的名稱既給社會管理和群眾生活帶來不便,也十分影響城市形象。
鄭州網友“南方有嘉木”說,地名是“當地人的臉、外地人的眼”,種幾棵樹就叫“維也納森林”,挖個小水池就號稱“威尼斯水城”,這種花里胡哨傍國際的名字不僅讓人暈頭轉向,還有損本土特色文化的傳播。
更有甚者,洋名與小區本身品質想去甚遠。此前,北京曾曝光房山區一座名為“××公館”的樓盤,號稱“城市中心唯一地鐵邊上的花園洋房”,卻被媒體曝出在開發商交房時,“沒有綠化、沒有電梯、沒有門禁,甚至連水、天然氣、暖氣都沒有,水泥墻能用手扒下來,房子的墻角不是直角……”
而鄭州某座號稱“國際××”的樓盤,被網友曝出“樓盤建材選用低端”“地段小環境很差”、“居住配套短期無法完善”。
“盲目崇拜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貪大求洋,過度包裝,嘩眾取寵,這應該是中國房地產發展在一定階段里存在的真實病癥?!狈康禺a實戰專家、河南王牌企劃有限公司董事長上官同君說道,“背后的深層動力是為了吸引眼球,包裝項目,為房地產營銷做準備。給樓盤取洋名成了房地產營銷包裝的時髦道具,并且迅速成為一股風潮,滿大街都是樓盤取洋名的尷尬現象。”
立法禁止不等于效果明顯
樓盤小區名稱洋化、道路命名混亂的現象從何而來?早在1997年前后,河南省民政廳、建設廳和鄭州市民政局、建設局曾分別下文規定,凡是新建的居民住宅區、商住大樓等具有地名意義的各種公用建筑物(群)名稱,開發建設單位在辦理規劃審批的同時,必須到民政部門辦理建筑物名稱登記審核手續。
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房地產開發商隨意定名,不經過正規審核,由于缺乏具體的操作辦法,地名管理部門往往無可奈何,最多提出警告。
那么,此次地名管理辦法能否見效?事實上,對樓盤取名進行規范早已有之。2009年,《惠州市地名管理實施辦法》經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并施行,其對于建筑物取名從“村”“園”“苑”到“城”、“中心”等都有明確的量化指標規定。浙江、新疆、上海、太原、武漢等都有過類似的規定,不過記者查閱任何一地的房產網,洋名樓盤均不絕于目。
“如果政府用法規性的強制標準來管理樓盤命名,一定會加大政府管理和執法的成本,也難以真正執法到位。政府應清晰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和邊界,管住宏觀的和公益性的,其他的事情盡量由市場和社會來自己決定?!敝袊鐣茖W院政治學所研究員周少來表示。
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宋向清認為,可以對樓盤取名實行申請核準制?!伴_發商擬開發樓盤取名應先向地名管理機構申請,核準后方可使用,未經核準的樓盤名稱,不得進行宣傳,也不得在廣告發布中使用。對洋名申報,如果名與實相符,應予允許,不相符的,應不做核準。”
對于立法禁洋名的效果,受訪人士多認為并不樂觀。業內認為,“小區洋名”的興起并非偶然,有的學者、專家不屑一顧的東西,部分購房者歡迎并用一生積蓄去購買,這本身就耐人尋味。重名頭、重思想、輕品質、輕質量,已是房地產由來已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