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截至目前,全國46個限購城市中,確認松綁或實際松綁的城市已達34個,仍在堅守限購的城市僅剩12個。
不少人認為,因限貸沒松綁,所以,鄭州取消限購令對樓市影響并不會太大
截至目前,全國46個限購城市中,確認松綁或實際松綁的城市已達34個,目前仍在堅守限購的城市僅剩12個。跟蹤各地成交量來看,放松限購也并非靈丹妙藥,取消限購對市場成交的刺激并不明顯,多數城市成交量依舊低迷,僅個別明文調整限購的城市成交量回升,而且這些城市成交量幾乎都是短期沖高后又快速回落。
【現狀】
松綁限購 全國速度之快出人意料
回顧2014年4月份以來限購政策的變化歷程,從南寧、天津等城市首先定向放松限購,到無錫、海口等城市通過戶籍新政側面突破限購,再到沈陽、昆明、福州、廈門、南昌等城市傳言限購取消等措施,甚至呼和浩特、濟南、杭州、寧波等城市直接發文調整或取消限購政策,限購政策的調整力度越來越大。
最早對限購的調整都是微調,且地方政府行事低調,事實上,松綁“限購”的高潮從今年6月份開始。6月10日,沈陽市在46個限購城市中率先行動,全面取消限購,不過,沈陽只是“一日游”,一天之后,沈陽市政府部門即對此消息進行否認。6月20日,呼和浩特市宣布取消限購,成為全國首個松綁“限購”的城市。
松綁“限購”的城市中,除了“領頭羊”呼和浩特等少數幾個城市公開發文外,多數地方政府選擇低調行事,只做不說。目前,地方政府的松綁“限購”主要分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全面松綁型”,以呼和浩特、濟南、海口等為代表的城市,鄭州也是采取的這種方式。第二種是“局部有限型”,以武漢、蘇州、無錫、杭州、寧波等為代表的城市,采取了局部放開的方式。如武漢對140平方米以上戶型的住宅不限購。第三種是“曲線救市型”,如有的以放寬戶籍、買房落戶、購房補助、減免契稅等政策變相松綁。
【影響】
松綁非妙藥 銷量提升有限
在本輪樓市限購的松綁潮中,地方政府表現得頗為積極。然而,跟蹤各地成交量來看,放松限購也并非靈丹妙藥,取消限購對市場成交的刺激并不明顯,多數城市成交量依舊低迷,僅個別明文調整限購城市成交量回升,而且這些城市成交量幾乎都是短期沖高后又快速回落。
呼和浩特和濟南的情況類似,均是取消限購后一周內成交量快速飆升,但一周后又迅速回落至政策調整前的水平。如濟南在7月10日放開限購后,7月14日~7月20日全市成交量即突破30萬平方米,日均成交超過400套房源,環比驟升85%,但次周成交量即大幅回落至11萬平方米,日均成交100~200套,與去年同期相若。
杭州、蕭山、成都等城市,取消限購后日均成交量出現飆升,但能否持續還需要觀望。長春、武漢、寧波及南寧等城市,取消限購后成交量只有5%左右的小幅提升。其他城市目前還看不出特別大的影響。
克爾瑞的研究報告認為,放開限購對市場成交的影響并不明顯,由于信貸政策沒有放松,所以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并沒有得到改善,即便樓市示好,消費者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46個限購城市中,確認松綁或實際松綁的城市已達34個,目前仍在堅守限購的城市僅剩12個,除了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外,還有三亞、珠海、南京、哈爾濱、大連、西寧、蘭州和昆明。
【觀點】
松綁之后 地方托市或將升級
從目前的情況看,一旦松綁“限購”被證明短期內無效后,地方政府的措施將不僅僅局限于松綁“限購”,救市行動或許會進一步升級。
除了松綁“限購”,四川成都的托市政策相當給力。根據成都的文件,四川省財政廳決定,從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間,對銀行發放的首套房貸款,貸款利率不超過(含)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貸款基準利率,提供貸款金額的3%作為財政補助。成都這一救市政策,是本輪樓市調控中,地方政府第一次明確用財政補貼購房,也第一次明確開始用信貸政策救市。相比松綁“限購”,顯然,這一政策對樓市的影響更大。
河北省和福建省在本輪調控中也引人關注,因為這兩個省份都出臺了省一級樓市指導意見。
福建省的“閩八條”更為直接:取消限購、降低普通房標準,對房貸進行優惠,比如購買首改房按首套房認定,外地人購房貸款不需提供納稅證明等——凡此種種,預示著福建救市行動拉開序幕高張大旗。知名財經專家楊紅旭對此評論,省級文件的出臺意味著,面對樓市降溫,不僅是城市政府著急,連省政府也坐不住了。
聲音
限購取消后
鄭州樓市將發生哪些變化
“限貸才是目前行業的關鍵,取消限購整體來看影響不大,但對不同類型、不同區域的物業來說,還是存在一定的差別。”資深房地產節目主持人、FM93.1鄭州經濟廣播王寧認為,從類型來看,學區房、改善型住房和小戶型有望受到市場熱捧。
首先,刺激學區房的需求,重點是金水區、鄭東新區、中原區、二七區學區房。其次,改善型需求得到釋放,預計鄭東新區和北區環境好的優質住房,將成為市場新寵。同時,二手房的盤量會增加,二手房的價格有望穩定。
再次,高新區、經開區、南龍湖、航空港區等核心區之外的房子,銷售是否火爆成疑。再其次,由于不再占用購房名額,宜租宜售的小戶型有望再度成為投資熱點。最后,辦假證的損失一大塊市場,與之相關聯,負責協調的售樓員和中介人員也少了一部分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