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6年,國內樓市分化加劇,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龍頭房企優勢繼續擴大。1月6日,中國恒大(HK3333)公布了2016年銷售業績在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兩個關鍵指標上,均超過了同行,成為雙料冠軍。
從恒大3000億現金分析房企抗風險能力
2016年,國內樓市分化加劇,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龍頭房企優勢繼續擴大。
1月6日,中國恒大(HK3333)公布了2016年銷售業績在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兩個關鍵指標上,均超過了同行,成為雙料冠軍。
那么問題來了:一路狂飆之后,恒大這架快車能否還保持足夠的財務穩健度?尤其是在2017年預期房地產市場仍將深度盤整的大背景下,其抗風險能力又如何?
三項指標超3000億
公告數據顯示,恒大去年全年銷售3733.7億,比2015年大幅增長85.4%,全年銷售面積4469萬平方米。
而根據此前萬科和碧桂園的業績公告,銷售額分別為3648億和3088億,銷售面積分別為2765.4萬平和3747萬平。
數據還顯示,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恒大銷售回款金額3008.9億,持有的現金余額為3043億,在市場盤整背景下,頗為引人關注。
“超3000億的現金余額,不僅可穩居行業首位,甚至可以超過中石油、中石油等一些以現金流充裕著稱的大型央企?!睒I內人士指出。數據顯示,截至去年6月底,上述兩家央企的現金余額分別為1208億和864億。
該人士補充,在市場調整的背景下,穩定的回款以及充足現金,也意味著在當下并購機會頻現的市場中能夠更好地抓住機遇,因此該兩指標不僅反映了房企的財務安全,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發展潛力。
如何認識房企負債
2016年,房地產行業銷售業績普遍良好,但在市場調整背景下,投資者對房企的負債水平和抗風險能力依然十分關注。
“傳統的財務報表并不能真實反映房企的負債水平和增長潛力?!毙袠I觀察人士指出,我國房地產業實行商品房預售制,房企大量的預售款只能作為負債,因此財務報表中負債水平相對較高。此外,土地儲備也是以土地原值而非土地市場價值納入總資產計算,近年土地升值明顯,但升值部分并未計入在內,結果造成房企負債率“虛高”。
上述人士表示,傳統的財務分析方法過多關注負債率指標,并不能準確衡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評判房企抗風險能力時更應綜合負債水平與現金余額分析。一些負債率較高的房企,若有充足的現金作為“護城河”,抗風險能力往往要比負債低、現金低的房企更強。
以恒大為例,截至2016年6月30日,其一年內到期的借款為1728億,而現金余額高達2120億,不僅足以覆蓋短期負債,更高出了近400億。而目前現金水平更進一步提升到了3043億。
“這意味著恒大足以在市場進退有余,按照最糟糕的假設,未來一年恒大不賣一套房,也不會引發債務風險?!?/font>
市場普遍認為,房地產市場分化加劇,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進一步凸顯。財務表現更為健康、資金更為寬裕的企業,將占據市場更多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