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一些重點城市房價高漲的背景下,限購成了樓市調控的手段之一。除了廈門、武漢之外,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以及海南三亞等仍維持限購措施。業內人士預計,合肥、鄭州等重點二線城市未來可能步廈門、武漢后塵,采取限購措施。
昨日,鄭州土地9月首拍,央企華潤以14.96億搶得經開區41.83畝地。樓面價11920.38元/㎡,每畝單價3576.13萬元,溢價率434.29%。經開區樓面積和單價地王誕生。而不久前,鄭州市代市長程志明曾首次公開提出將“加大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
在一些重點城市房價高漲的背景下,限購成了樓市調控的手段之一。除了廈門、武漢之外,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以及海南三亞等仍維持限購措施。業內人士預計,合肥、鄭州等重點二線城市未來可能步廈門、武漢后塵,采取限購措施。
廈門對三類家庭實施限購措施
8月31日,廈門市正式出臺限購措施。具體政策是對三種家庭暫停銷售建筑面積144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商品住房,即: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購房之日前2年內在本市逐月連續繳納1年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
限購政策所限制的商品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房。在交易時間認定上,購買新建商品住房以提交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時間為準;存量住房(二手住房)買賣以廈門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業務收件時間為準。此項政策9月5日開始實行,將持續至明年12月31日。
武漢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四成
8月31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及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湖北監管局聯合下發《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湖北銀監局關于調整武漢市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武漢于9月1日起實行限貸政策,成為近期繼廈門之后又一個限貸二線城市。
《通知》指出,在武漢市擁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再次申請個人住房貸款購買商品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為40%。在武漢市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并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或還有1套住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再次申請個人住房貸款購買商品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為40%。在武漢市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且有2套住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再次申請個人住房貸款購買商品住房,繼續暫停發放相應購房貸款。
熱點二線城市紛紛出臺限制政策
廈門、武漢出臺限購政策的背景是房價的持續上漲。8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7月,合肥、廈門、南京3個二線城市新建住宅價格漲幅領跑,同比漲幅達到30%以上,環比漲幅達到3%甚至4%以上,超過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這樣的漲幅不僅僅是7月才有,南京、廈門已經迎來了十幾個月的連續上漲。
房價的快速上漲表明買房活躍,這導致庫存的大量消化,同時風險也在積聚。為此,多個城市已經出臺了“限字訣”的調控政策。比如在8月11日,蘇州出臺限購政策。對于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2套住房,且購買第二套住房時應提供2年內在蘇州市區累計繳納1年及以上個稅或社保證明。不過蘇州的限購政策嚴格來說是部分限購,主要針對非本市戶籍家庭。
南京則從土地拍賣方面進行調控,該市規定土地拍賣競價達到一定比例時,政府將對該地塊所建商品住房的預售條件進行調整。其中,當網上競價達到最高限價,仍有2家以上單位要求繼續競買時,停止網上競價,改為現場搖號產生競得者,并在最高限價基礎上再加一個加價幅度作為成交價。
未來多個城市或將實行限購措施
從這個角度來看,廈門采取限購措施并不意外。實際上,從2010年到現在,中國樓市從限購到取消限購再到重回限購,在政策上已經走過一個來回。高峰時,全國有46個城市實施限購政策,后陸續取消限購,只剩下北上廣深和三亞維持限購,如今廈門重回限購行列。
業內人士分析稱,從后續市場走向看,以下城市限購可能性比較大:廊坊、天津、合肥、武漢、鄭州、昆山、花橋、杭州、福州、東莞、惠州、珠海。這些城市有一個共同點是從地理上位置上看要么就是經濟發展比較不錯的重點二線城市,要么就是位于一線城市周邊的城市;其次是這些城市樓市已經趨于活躍,而且房價增幅過快。因此,這些城市都有可能出臺各類版本的限購做法。
限購本身存在一定的負面效應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限購本身有負面效應,因為限購屬于行政手段,而最近發生在上海的離婚購房現象就與限購有關。按照現行政策,上海戶籍單身人士可以購買一套住宅,非單身人士可以購買兩套住宅,但第二套需按照二套房政策來執行(二套房普通住宅首付五成,非普通住宅首付七成)。
在這樣的政策下,一些人采用通過離婚將名下房產劃歸夫妻一方,然后另一方恢復單身身份,再購房可以按照首套房政策的辦法,來規避高首付,并能享受支持剛需購房的利率優惠。 (綜合央視新聞、人民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