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目前領漲全國的城市依然是一線城市深圳和上海,分別以47.4%和33.7%的漲幅居前兩位。南京、廈門和合肥房價同比漲幅均超過29%,趕超北京和廣州。
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6年6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雖然房價環比上漲城市個數持續減少,大多數城市房價漲幅日益收窄,但樓市依然保持回暖態勢。房價普漲、“地王”頻現、去庫存見效,成為主導上半年中國樓市的三大熱點。 據新華社
關鍵詞1
房價普漲
部分二線城市漲幅甚至超一線城市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目前領漲全國的城市依然是一線城市深圳和上海,分別以47.4%和33.7%的漲幅居前兩位。南京、廈門和合肥房價同比漲幅均超過29%,趕超北京和廣州。此外,杭州、福州、天津和武漢等城市房價同比增幅達到兩位數。
在環比漲幅方面,以上趨勢更為明顯。合肥、廈門和南京均以超過4%的漲幅全面反超一線城市,成為全國房價環比上漲的“領頭羊”。數據還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整體呈現普漲趨勢。據中原地產統計,今年2月前領漲城市為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3月份開始,廈門和合肥的環比漲幅反超一線城市;隨后3個月,合肥、廈門和南京三城輪流領漲全國。
關鍵詞2
“地王”頻出
數量和頻次屢創新高
中原地產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全國50個主要城市誕生的“地王”多達219宗,土地出讓金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元,高達10243億元,遠超去年同期的6973億元。杭州、蘇州、南京、合肥成交額同比漲幅甚至超過200%。“地王”扎堆出現,數量和頻次屢創新高。北京、上海、深圳、南京、蘇州、合肥等熱點城市更是逢拍必現“地王”。
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房企拿地的不理性。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很多“地王”要想上市盈利,需要未來兩年房價在目前基礎上漲100%甚至更多。因此,當前房企不理性的搶地行為將給未來樓市發展帶來風險。
關鍵詞3
去庫存初見效
分化格局仍未發生實質性改變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末,住宅待售面積相比去年年末減少1650萬平方米。其中,重點城市待售面積規模已降至去年末水平以下;非重點城市的待售面積減少量也逐月增多。
上半年,全國房價和地價的“高歌猛進”主要源于住宅銷售高速增長的帶動。1月至6月,住宅銷售面積增速接近30%,銷售額增速更是超過40%。在諸多城市商品房普遍銷售情況良好的情況下,房地產去庫存效果顯現。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認為,整體來看,一線城市房價仍存上漲壓力,二三線城市持續分化格局仍未發生實質性改變。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持續健康發展的兩個基本點不會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