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5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5979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這也是2014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連續第23個月下滑。
1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5年度房地產數據。數據顯示,2015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6.5%;商品房銷售額增長14.4%。相比之下,2014年上述兩個數據分別為同比下降7.6%和下降6.3%,在一系列穩樓市新政之下,2015年的房地產銷售面積、銷售額等主要指標由負轉正,大幅好轉。
但是,房地產投資數據的持續回落和樓市庫存數據的一路攀升,也顯現出房地產市場的隱憂。2015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5979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這也是2014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連續第23個月下滑。
與此同時,房地產待售面積也在2015年11月的基礎上再度攀升,高達71853萬平方米,再創歷史新高。
房地產投資下滑明顯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5年度的GDP為6.9%,創25年新低。
一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被認為是影響GDP增長的重要因素,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任志強更是公開表態稱,GDP下降是因為房地產投資下降。房地產投資的下降會帶動其它的一些指標下降,比如房地產上游的鋼鐵、玻璃、水泥工業等。可能還會涉及到房地產下游的家具、建材、家裝、彩電業等等。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51590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相比之下,房地產開發投資95979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相差明顯,其中東北地區房地產投資尤其值得關注,同比下降28.5%。
不過,1月19日,國家統計局局長王保安介紹2015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時表示,GDP核算是依據交易量,雖然2015年的房地產投資增速在回落,但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相比2014年是正增長,從這個角度來看,交易量的增加就是正貢獻,綜合對GDP影響不大。
2015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2849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6.5%,銷售金額同比增長14.4%。
“GDP的測算不管是基于房地產投資數據還是交易數據,都只是一個核算口徑問題。”北京榮邦瑞明總經理陳民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容忽視的是,房地產投資下滑對于宏觀經濟的增長將會產生一系列的負面效益,比如房地產投資下滑映射的是,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以及房企開工、拿地等數據的持續下滑,也將直接影響地方政府的財務狀況等。
高庫存影響投資數據回暖
"十二五"對房地產來說是值得記住的5年,2010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33%,處于歷史最高點;"十二五"最后一年的2015年卻是房地產市場年度增速的最低點。”住建部政策中心主任秦虹說。
商品房待售面積也在“十二五”期間完成反轉,截止到2010年6月底,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1.92億平方米。
但截止到201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1853萬平方米,再創樓市庫存新高,相比2010年6月底的數據上漲了375%。
“房地產由增量轉向存量市場的拐點明顯,”在秦虹看來,樓市庫存高企之下,2016年房地產投資數據也不會好看,但她同時表示,在供給側改革下,部分城市的樓市和部分項目將有亮點。
房地產的新開工數據和購地數據被認為是房地產投資的前端數據,依此看,房地產投資數據快速回暖的基礎不再。
2015年,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73569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3%,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房企的購地熱情也未見明顯提高。2015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2811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7%,但降幅比1-11月份收窄1.4個百分點。
中國房地產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介紹,房地產投資難復此前的兩位數的高位增長行情,但在銷售回暖的背景下,房企的新開工和拿地下滑的趨勢,也將在2016年逐步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