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我省企業“年檢制”改為“年報制”后,有些企業公示信息弄虛作假。記者昨日從省工商局獲悉,截至3月20日,各級工商部門對有問題的企業,已按程序將188戶列入了經營異常名錄,擬將1237戶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據了解,去年8月,頒布實施的《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要求企業真實、及時地公示年報信息和即時信息。對于那些隨意填報信息的企業,將會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并在信息公示中予以顯示。
那么,條例實施半年多以來,我省企業公示的信息真實性如何呢?據省工商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今年年初,河南省工商局按照條例以及《企業公示信息抽查暫行辦法》相關法規規定,從全省企業數據庫中,按照1%的比例,抽取了7620戶企業,分發給各地進行檢查。
省工商局上述人士介紹,此次檢查結果為“正?!钡?356戶,占被抽查企業總數的70.29%;“未按規定公示企業信息”的為478戶,占比為6.27%;“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為3戶,占比為0.04%;“通過登記的住所(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系”的1498戶,占比為19.66%;“檢查中,不予配合情節嚴重”的為19戶,占比為0.25%;“發現其他違法行為”的有192戶,占比為2.52%。
記者查詢條例發現,對于我省的企業與個體戶,在四種情況下,會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對于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的企業,將會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等工作中,被限制或禁止。”省工商局上述人士介紹說。
他說,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的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3年內不得擔任其他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提醒:企業四種情況將會被列入“黑名單”
未依照條例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的;未在工商部門規定期限內公示有關企業信息的;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