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了尋找新的盈利點,房企開始探求多元化發展。但無論房企走向何方,都需要根據自身優劣,最大化規避短板,發揮長處,才能在未來競爭中取得相對領先的優勢。
2014年年底,眾多人的目光集中在了爭奪銷售前三的幾家房企中,然而,對于這些房企而言,如何將領先的優勢保持下去,更多的是尋找持久的動力所在。據悉,在2014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額中仍占據銷售第一業績的萬科,目前正在計劃進軍家裝行業;恒大地產也將與海爾集團在家電家裝領域展開合作;綠地則開始修建地鐵,并仿效恒大進入食品行業;就在2015年1月18日,萬達通過其官微發布第四次轉型計劃,將加快文化旅游、金融產業、電子商務3個產業的發展。可以預見的是,2015年,各大房企將會繼續忙碌在跨界之中。
去年房企“不務正業”跨界一片混亂
回顧2014年,房企進行跨界發展的的確不在少數。
4月20日,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首次對外公開承認萬科有三家兒童醫院正在籌建中,這3家兒童醫院的資金主要從萬科企業股資產取得,位于廣州、上海、深圳三個地方。
5月,佳兆業集團與深圳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未來五年內結為戰略伙伴關系,深度合作研究房地產、互聯網、金融、高新技術、醫療、養老、旅游等領域發展趨勢及重點項目,共同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并將與深圳大學合作建設“深圳大學師范學院附屬坂田學校”,涉足教育辦學領域。
7月21日,綠地地鐵投資發展公司在滬揭牌成立,綠地集團與申通地鐵、上海建工等滬上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全國多個城市開始進行地鐵投資。
8月中旬,萬達兒童娛樂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并宣布正式推出“萬達寶貝王”品牌,力爭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兒童娛樂公司。
9月,恒大在內蒙古、黑龍江已首期投資近70億建設及并購22個生產基地,啟動恒大糧油、恒大乳業、恒大畜牧產業。從涉及足球,建立足球俱樂部,到進入礦泉水領域,到建立恒大健康產業集團。住宅、商業、旅游、酒店、足球、音樂、礦泉水、農產品、整形醫院等業務形態百出,恒大的多元化發展戰略可謂“百花齊放”。
11月6日,遠洋地產與京東集團旗下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啟了跨界合作,采用互聯網眾籌方式,對遠洋地產在全國范圍內的項目進行新的營銷嘗試。
其實除了上述企業外,綠城、陽光城、宜華地產、世榮兆業、中茵股份、泰禾地產等多家房企發布進軍醫療行業或與醫療企業合作的計劃,掀起一波“從醫”潮。耐人尋味的是,此前其他行業的資本競相涌入房地產業掘金,而如今房企尋求向外擴張,這種變化,無疑凸顯的是市場環境的嚴苛——雖然目前全國多數城市已經放松了限購,但對房企的考驗并未結束:成交萎縮、庫存積壓,房價面臨下行壓力。行業正經歷新一輪的調整期,行業洗牌在所難免。對于房企來說,與其等待政策“救贖”,不如尋找新的盈利渠道。
據悉,房企跨越的行業數量較多,包括娛樂、體育、教育、交通、金融、零售、網絡、休閑等。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使得房企紛紛轉型發展,雖然這幾年有多位房企老板在公開場合聲稱:“房地產市場不會崩盤”,但事實上他們的公司卻都有跨界經營的市場行為。
各房企跨界原因不一
“在本輪市場周期低谷期階段,住宅市場利潤率進一步下降,倒逼房企戰略轉型。”有專家認為:“另一個原因是,大部分品牌房企的全國化布局基本完成,從戰略布局角度考慮,規模化達到一定階段勢必會向多元化邁進。”其實房企跨界的根源更多的是在于利潤的降低,以現在的市場情況來看,國內的商品房市場已經有了歷史性的轉折,供需結構的變化有力地沖擊了市場秩序,供需關系的顛倒讓從未嘗試過“顛覆”感覺的房企異常難受。傳統房企的銷售模式已經難以再創造更高的利益增長,倒不如借助良好的資金平臺從其他行業尋回利潤。
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投資結構、消費結構升級帶來市場投資機會,則是品牌房企“加碼”跨界,分離傳統主營業務的另外兩個重要原因。從投資結構變化來看,高鐵、軌道交通、智慧城市、環保等產業成為投資的重點;從消費結構變化來看,農資流通、旅游、消費電子等成為未來消費升級的重點。新型城鎮化將帶來諸多商機,對品牌房企來講,當然不會錯過以“地產+X產業”方式進行跨界投資的機會。
今年1月初,傳出萬科密謀進入家裝行業,幾乎是同一時刻,恒大也宣布將與海爾集團在家電家裝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對于萬科和恒大而言,此舉都是在跨界的版圖上再度擴張。近幾年來,萬科入股銀行、牽手快遞公司,加盟家裝行業也是在萬科預先布局的上下游產業之中。和萬科不同的是,恒大跨界顯得頗為“隨性”,足球、文化、飲用水、糧油、家裝。
房企跨界利弊共存需謹慎
“實業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和技術支持,而房地產業的運行模式則相對簡單得多,所以沒有一定基礎和相關經驗,將是房企跨界經營面臨的最大困境。部分房企日益緊張的資金鏈更是其在跨入其他行業分一杯羹之前,所不得不提前解決的困局。在涉足新行業的同時,房企自然不會放棄老本行,那么兩邊都需要投資,稍不留意就會顧此失彼。”有專家表示,把握局勢,敢作敢為也并不意味著每一個轉型跨界的都能得到一塊味道頗不錯的“蛋糕”。早在2012年,廣州星河灣信誓旦旦進軍高端白酒市場,但最后因為種種原因,至今成就仍不大,還有一些房企投資其他領域甚或出現虧損。
由于土地成本、開發成本、人力成本都在增加,房企的銷售價格不再像以前一樣實現高速增長,所以房企的利潤空間在收窄。為了尋找新的盈利點,房企開始探求多元化發展。但無論房企走向何方,都需要根據自身優劣,最大化規避短板,發揮長處,才能在未來競爭中取得相對領先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