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各地樓市正值金九銀十銷售旺季,有的項目未取得預售許可證,卻打出“內部職工優惠價”“VIP卡限量發售”“內部認籌”等促銷噱頭。專家提醒,購房者應警惕這些項目資金斷裂和爛尾的風險,避免遭遇預售陷阱蒙受損失。
各地樓市正值金九銀十銷售旺季,有的項目未取得預售許可證,卻打出“內部職工優惠價”“VIP卡限量發售”“內部認籌”等促銷噱頭。專家提醒,購房者應警惕這些項目資金斷裂和爛尾的風險,避免遭遇預售陷阱蒙受損失。
記者從貴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了解到,針對樓市旺季往往是購房陷阱和維權糾紛高發季的狀況,為有效避免購房者利益受損,該局專門發布警示,市民在購買住宅、商鋪前應先檢查項目是否取得預售許可證,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樓盤,以內部認購等名義收取或變相收取定金、預定款等性質的費用,都屬于違法銷售,將沒收全部違法所得,情節嚴重者還會處以重罰。
據介紹,有的項目為搭上銷售旺季末班車,會迫不及待“上市”。在“內部職工優惠價”“VIP卡限量發售”“內部認籌”等開發商的低價促銷的噱頭前,時常有購房者為貪便宜而遭遇購房陷阱。有的項目,在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向購房者違規收取購房誠意金和房款,但其資金和施工進度不在監管范圍之內,一旦開發商出現資金斷裂、項目爛尾,購房者利益難獲保護。
專家提醒,購房者在購房前一看證件二看公示,可向住建部門查詢銷售數據,杜絕遭遇一房二賣、爛尾樓等情況。在發現類似情況后,可向有關部門舉報,以便他們及時介入查處,并通過仲裁或司法程序,為購房者挽回損失。